轩辕靖翔 作品

第131章 三司会审

长安的秋老虎咬得人发昏,大理寺正堂却透着股阴寒。三丈高的獬豸木雕瞪着铜铃眼,爪子下踩着卷被啃得残缺的《唐律疏议》。颜真卿撸起袖子,露出小臂上的箭疤——那是开元二十四年随哥舒翰征战时留下的。案上的朱笔在盐引账册上顿出个墨团:\"李尚书,天宝五载那三千柄陌刀,到底送去了哪儿?\"

工部尚书李岘的绯色官服皱得像隔夜冷饭,额角的汗珠顺着法令纹往下淌,在下巴尖凝成摇摇欲坠的水珠。他偷瞄了眼旁听席上的杨国忠,那紫袍老狐狸正慢条斯理地摩挲着玉扳指。李岘突然挺直腰板,袖口扫过案上的《考工记》:\"下官是按兵部批文办事!杨相国的画押就在第三页...\"

\"啪!\"御史中丞卢弈拍案而起,惊得梁上的燕子扑棱棱飞起来。他甩下本牛皮账本,封皮上\"范阳军监密档\"几个字被指甲抠出了毛边:\"李大人可知,这些刀出库前就被磨掉了工部铭文?你当御史台的眼睛是瞎的?\"

账页翻动声中,站在李岘身后的灰衣小吏突然往前一蹿。刘禹锡眼尖,看见那人袖口闪过道金属光泽——是弩箭!说时迟那时快,他猛地从证人席扑过去,用怀里的书册挡在颜真卿身前。\"噗\"的一声,箭簇穿透韩愈手抄的《盐铁论》,钉在\"官营之弊,在于与民争利\"那行字上,墨汁混着血珠渗进纸页。

\"拿下!\"陈玄礼的金吾卫踹翻长凳冲过来,却见那小吏嘴角溢出黑血,七窍冒烟栽倒在地。颜真卿蹲下身,从死者齿间抠出半粒蜡丸:\"是鹤顶红。\"他抬头看向李岘,目光像刀:\"尚书大人的下属,倒是忠心耿耿啊。\"

李岘\"扑通\"跪下,膝盖砸在青砖上发出闷响:\"中丞明鉴!卑职也是被蒙在鼓里...去年腊月,有人送了两箱波斯琉璃盏到府上,说是范阳来的'土特产'...\"他浑身发抖,从靴筒里抽出张皱巴巴的纸条,\"这是他们给的密信,说要是声张,就把卑职私吞河阴仓米的事捅出去...\"

京兆府死牢的蚊虫比往年更毒,刘禹锡隔着石墙,听见韩愈又在咳嗽。他摸出块硬饼掰成两半,从墙缝里塞过去:\"前辈且垫垫肚子,等会审结束,晚辈定要请您去西市吃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好啊。\"韩愈的声音像破风箱,却带着笑意,\"不过现在,你得先看看这个。\"借着门缝漏下的月光,刘禹锡看见老人用碎石在地上画着奇怪的符号:\"昨日你说那密码轮刻着《诗经·唐风》,可曾想过对应《论语》?\"

刘禹锡凑近了看,地上歪歪扭扭写着\"学而第一,为政第二\",每个字旁边都标着数字。韩愈用指甲敲了敲\"八佾第三\"的\"三\"字:\"王鉷的密信里,'三'字总比旁的字粗些——你瞧这盐引上的批注,'三'字墨水确实晕得开些。\"

突然,隔壁传来女子的啜泣声。刘禹锡扒着栅栏望去,只见对面牢房里缩着个穿石榴红裙的女子,头发散乱,脚踝上还戴着金铃铛——竟是醉月楼的头牌苏小小。他记得上个月在平康坊见过她,那时她坐着暖轿,轿帘上绣着并蒂莲。

\"姑娘为何在此?\"他轻声问。苏小小抬起头,脸上有五道指痕,左眼肿得只剩条缝:\"他们...说我爹是反贼...\"话音未落,她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血沫溅在青砖上,像朵开败的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