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靖翔 作品

第167章 冰谷涟漪(第2页)

宇文拓快步走进来,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他顾不上拍打身上的雪沫子,径直走到地铺边,蹲下身,伸出布满老茧的手,先是探了探李琰的额头,又翻开他的眼皮看了看瞳孔,最后抓起他的手腕,三根手指搭在腕脉上,凝神细听。

宇文霜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紧张地看着爷爷的脸色。只见宇文拓的眉头先是紧紧锁着,片刻之后,又微微舒展开一点,神情凝重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

“嗯…”宇文拓放下李琰的手腕,缓缓站起身,看向孙女,目光里带着赞许和一丝探究,“你做得很好,丫头。处理得很及时。寒水石粉用得也对症。这高热来得猛,亏得你压住了。否则,寒气攻心,神仙难救。”

得到爷爷的肯定,宇文霜悬着的心才算是彻底落了地,脸上也露出点如释重负的笑容:“真的?那太好了!吓死我了…”

宇文拓的目光在孙女微红的耳根和略显躲闪的眼神上停留了一瞬,又瞥了一眼地铺上昏迷的李琰,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和更深沉的忧虑。他不动声色地岔开话题,声音压得更低:“霜丫头,你去洞口守着,耳朵放灵点。爷爷有话,得跟这位…贵人单独说说。”

宇文霜一愣,心里有点疑惑,但看爷爷神色凝重,也不敢多问,乖乖应了一声,转身走到洞口,掀开藤蔓帘子的一角,警惕地望着外面风雪弥漫的山谷。心里却像有只小猫在挠,爷爷要跟皇帝说什么?这么神秘?

宇文拓这才重新蹲回地铺边,看着李琰苍白但呼吸平稳了许多的脸,深吸一口气,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极低声音,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沉重如铅:

“陛下…老朽宇文拓,护驾来迟,罪该万死…您…受苦了。”

地龙烧得暖烘烘的,熏笼里飘散着淡淡的安息香气,驱散着冬日的寒意。可这殿内的气氛,却比外面的风雪天还要冷上三分。

上官婉儿端坐在一张铺着软垫的紫檀木圈椅上,怀里抱着裹在明黄色锦缎襁褓中的婴儿。她今日穿了一身素雅的月白色宫装,只在领口和袖口绣着几枝淡青色的缠枝莲,乌黑的秀发简单地绾了个髻,斜插一支白玉簪,脸上脂粉未施,却更显出那份清丽绝伦的姿容和沉静如渊的气度。

她的下首,坐着两个人。一个穿着四品文官常服的绯色襕袍,面白无须,正是礼部侍郎张垍,韦氏一党在朝中残余势力的代言人。另一个则穿着内侍省高级宦官特有的深紫色圆领袍,面皮白净,眼神却有些飘忽闪烁,是如今在沈皇后身边颇为得宠的内侍苗晋卿。

张垍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关切笑容,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皇后娘娘凤体违和,不能亲临,特遣下官与苗内侍前来探望。公主殿下照料小殿下辛苦,又忧心陛下龙体,凤颜清减,实在令臣等忧心如焚啊。”他目光飞快地扫过婉儿怀中的襁褓,又落在婉儿略显苍白却依旧沉静的脸上。

苗晋卿也跟着点头哈腰,尖细的嗓音带着谄媚:“是啊是啊,公主殿下千万要保重凤体。陛下洪福齐天,又有列祖列宗保佑,定能逢凶化吉,安然归来。小殿下有您亲自照料,也是天大的福分。”

婉儿抬起眼,清澈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两人,唇角微微勾起一丝极淡、却没什么温度的弧度:“有劳张侍郎、苗内侍挂心。陛下为国事操劳,偶感风寒,在骊山静养,自有太医随侍左右,料也无碍。本宫只是尽些为人妻、为人母的本分罢了。”她轻轻拍抚着怀中的襁褓,动作温柔,语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疏离,“倒是朝中事务繁杂,张侍郎身为礼部要员,苗内侍侍奉皇后娘娘左右,想必也是夙夜忧劳,才更需保重才是。”

张垍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这上官婉儿,软钉子碰得可真快!一句“为国事操劳”、“偶感风寒”,就把陛下失踪这等泼天大事轻飘飘带过,还反过来“关心”起他们来了?他干笑两声,连忙道:“公主殿下言重了,为君分忧,乃臣子本分,何谈辛苦。只是…”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忧虑,“如今陛下静养,朝中人心浮动,长安城内更是流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尤其这兴庆宫内外…韦氏逆党虽已伏诛,然其爪牙余孽恐未肃清。太上皇他老人家在此颐养,安危系于一线啊!臣等每每思及,寝食难安!”

苗晋卿立刻帮腔,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张侍郎所言极是!公主殿下,您是不知道,外面传得可邪乎了!说…说有人看见韦家的漏网之鱼在兴庆宫附近鬼鬼祟祟!虽说陈老将军派了北衙禁军加强了内苑守卫,可这外围…唉,如今负责协防的韦家旁支那些人,虽说张侍郎力保其忠心,可人心隔肚皮啊!万一…万一他们之中混进了心怀叵测之徒,与外面的逆贼里应外合…那后果…奴才简直不敢想啊!”他说着,还夸张地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并不存在的泪。

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婉儿心中冷笑。这两人一唱一和,表面上是忧心太上皇安危,实则句句指向兴庆宫外围防务,矛头直指陈玄礼派兵进驻内苑,更隐隐质疑她同意韦家旁支参与协防的决定!其用意,无非是想借太上皇安危施压,逼她让步,让韦家彻底掌控兴庆宫外围,甚至…以此为跳板!

婉儿脸上的神情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是那副沉静如水的模样。她甚至低头,轻轻用指尖拂过怀中婴儿柔嫩的脸颊,声音依旧平稳,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母亲的骄傲与坚定:

“张侍郎、苗内侍的担忧,本宫明白。太上皇安危,重于泰山。陈老将军调北衙禁军精锐进驻内苑,是本宫与郭大将军、陈老将军共同议定,禀明皇后娘娘允准的。皆是百战余生、忠心耿耿的老卒,有他们在太上皇身边,宵小之徒,绝无靠近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