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靖翔 作品

第167章 冰谷涟漪(第3页)

她抬起眼,目光清亮,如同寒潭映月,直直看向张垍和苗晋卿:“至于外围协防…韦氏旁支子弟,亦是受国恩的勋戚之后。张侍郎既以阖族性命担保其忠诚,本宫自然信得过。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若此刻临阵换将,反倒显得朝廷刻薄寡恩,寒了忠良之心,更易授人以柄,引发动荡。张侍郎,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张垍被婉儿这四两拨千斤的一番话堵得胸口发闷。这女人!好厉害的口舌!轻飘飘一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把他架到了火上烤!他要是再坚持换人,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力保”的脸?承认自己担保的人靠不住?

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公主殿下圣明烛照,所言…所言极是。是下官思虑不周,过于忧心了…”他眼珠子一转,目光又落在婉儿怀中的襁褓上,试图转移话题,“小殿下睡得真香,真是龙章凤姿,一看便是福泽深厚之人。”

婉儿微微一笑,顺势将话题牢牢钉在孩子身上:“是啊,这孩子,是陛下与本宫的骨血,是大唐未来的希望。”她轻轻晃动着襁褓,语气温柔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坚定,“陛下临行前,曾抚着本宫的肚子说,‘此子降世,当承社稷之重’。本宫每每想起,便觉肩头责任千钧。无论是为了陛下,为了太上皇,还是为了这孩子将来能承继一个朗朗乾坤的大唐,眼前这点风浪,又算得了什么?”

她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却又蕴含着千钧之力。张垍和苗晋卿听着,心头都是一凛。这番话,看似闲话家常,实则是在昭告天下:皇嗣在此,国本已固!更是警告他们,任何动摇国本的举动,都将是她上官婉儿,以及所有忠于李唐的臣子,不死不休的敌人!

婉儿看着两人脸上细微的变化,心中冷笑更甚。她轻轻拍着襁褓,仿佛不经意般,又抛出了一个更具爆炸性的消息,声音依旧轻缓,却如同惊雷炸响在两人耳边:

“说来…本宫昨日心绪不宁,召了太医令请脉。太医说…本宫腹中,似又有了陛下的骨血…只是时日尚浅,还需静养安胎,故而未曾声张。”她垂下眼睑,长长的睫毛在白皙的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脸上恰到好处地浮现出一抹属于母亲的、带着些许羞涩的红晕。

“什…什么?!”张垍和苗晋卿同时失声惊呼,眼珠子瞪得溜圆,脸上的表情精彩万分,震惊、难以置信、还有一丝掩藏不住的慌乱!

皇嗣!又有了身孕?!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块巨石!它不仅仅意味着李唐血脉的延续更加稳固,更意味着上官婉儿这位监国公主的地位,将变得前所未有的稳固!甚至…无人可以撼动!她腹中怀着的,是真正的龙种!是比任何权谋、任何流言都更具分量的定海神针!

张垍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精心准备的试探、步步紧逼的算计,在婉儿轻描淡写抛出的这记重锤面前,瞬间变得苍白无力,可笑至极!他张了张嘴,喉咙却像是被堵住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苗晋卿更是吓得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天佑大唐!天佑陛下!恭喜公主殿下!贺喜公主殿下!此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啊!”声音因为激动和恐惧而微微发颤。

婉儿看着眼前两人失魂落魄、方寸大乱的样子,心中一片冰冷。她轻轻抚摸着依旧平坦的小腹,目光却越过他们,投向殿外风雪弥漫的天空。

哥哥…你在哪里?霜儿和孩子…都在等着你平安归来。而长安城里的这些魑魅魍魉…婉儿抱着怀中的婴儿,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生命之重,眼神锐利如刀。只要有她在,有这腹中可能存在的希望之火在,就绝不容许任何人,染指这大唐的江山半分!

芳林苑偏殿内,暖意融融,香气袅袅。可张垍和苗晋卿跪在那里,却感觉如坠冰窟。上官婉儿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如同无形的枷锁,将他们,以及他们背后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牢牢地钉在了原地,动弹不得。长安的棋局,在这一刻,悄然发生了谁也无法逆转的倾斜。

风,像发了疯的恶鬼,在千仞绝壁之间尖啸、冲撞,卷起漫天雪沫冰碴,抽打在脸上,刀割般的疼。脚下,是翻滚着灰白色浓雾的深渊,深不见底,只隐约听到

苏定方站在一块向外突出的鹰嘴形巨石边缘,玄色皮甲上已经结了一层薄冰。他探出半个身子,死死盯着下方那片吞噬了一切的浓雾,脖子上的青筋都绷了起来。手里紧攥着一捆婴儿手臂粗的麻绳,绳子的另一端,消失在脚下的深渊里。

“宇文先生!就被狂暴的风雪撕扯得七零八落。

旁边几个同样拴着安全绳、死死钉在岩壁上的羽林卫队正,也伸长了脖子往下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过了好一会儿,浓雾深处才传来宇文拓那被风扯得变了调的、嘶哑的回应,断断续续,像是从地狱里飘上来:

“苏…将军…!绳…绳子再…再放二十步!东西!”

有东西?!

苏定方精神猛地一振!在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任何人工的痕迹都可能是陛下留下的线索!“快!放绳!再放二十步!”他扭头朝后面拽着绳子的士兵吼道。

粗大的麻绳摩擦着冰冷的岩石,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一点点地向下放去。所有人的心都跟着那绳子,沉向未知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