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百济明珠(第3页)
“说清楚!”李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是!”金胜曼强压着激动,语速飞快,“罪女幼时曾随宫中老尚宫学习古百济文字。那秘图上的标记和注解,用的正是早已失传的百济王室密文!图上标记的位置,就在熊津江上游,原百济王都泗沘城附近的群山之中!据图旁密文记载,此乃百济灭亡前夕,末代义慈王自知不敌,倾尽国库珍宝,并收拢各地豪族献上的财富,秘密埋藏于一处绝险之地!意图留待后世子孙复国之用!其数量…足以武装十万大军!”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献宝般的急切:“陛下!此图应是当年百济王室遗孤或死忠,在国破之际,设法辗转流落,最终…最终不知为何落入了新罗王宫,又被我父王…不,被新罗王秘密缝制于进贡的衣料之中,呈送天朝!其意…其意或许是想借大唐之手,永绝百济复国之望!也或许…是存了祸水东引的恶毒心思!但此图落入陛下之手,便是天意!”
金胜曼再次深深叩首,声音带着无比的虔诚:“罪女深知,此图若公之于众,必在百济故地掀起腥风血雨,甚至可能引发新罗动荡!但…但罪女更知,此等重宝,唯有掌握在陛下手中,方能真正造福苍生,平息祸端!罪女不敢居功,只求以此图,赎新罗前罪之万一!更求陛下…垂怜新罗,使其永沐天朝恩泽!”她终于说出了真正的目的——用这张烫手的藏宝图,换取大唐对新罗的彻底宽恕和庇护!
甘露殿内一片死寂。只有烛火跳跃的噼啪声。李琰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御案。百济复国宝藏…十万大军的财富…埋藏在泗沘城附近?这消息太过震撼,也太过蹊跷。新罗王金法敏,那个老狐狸,把这东西缝在贡品龙袍里送给自己?是想借刀杀人,让大唐去挖百济遗民的祖坟,引发动乱?还是…另有所图?
金胜曼的献图,是真心投靠?还是新罗王廷的又一个阴谋?
数日后,大明宫,麟德殿偏殿。
巨大的寰宇舆图前,气氛热烈。阿史那云一身火红的突厥骑射劲装,更衬得她英姿飒爽,明艳照人。她刚刚向李琰展示了由她父汗亲自签发的调兵金箭令符。
“陛下!”阿史那云的声音清脆有力,带着草原儿女特有的豪迈,“父汗听闻陛下欲‘移驾’君士坦丁堡,问罪那弑君囚母的尼基弗鲁斯,特命云持此金箭,调集我突厥各部精骑十万!此刻已集结于葱岭西麓!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十万控弦之士,愿为陛下前驱!踏平安纳托利亚,饮马博斯普鲁斯!让那些紫室里的老爷们,尝尝草原铁蹄的滋味!”她的话语充满了骄傲和战意,仿佛那遥远的君士坦丁堡,已是囊中之物。
李琰看着舆图上葱岭西麓那个巨大的、代表突厥骑兵的狼头标记,又看了看眼前神采飞扬的阿史那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突厥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在广袤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确实是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剑。阿史那云主动请缨,既是突厥臣服的姿态,也是她个人野心的展露——她想在帝国西征的宏图伟业中,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好!云儿有心了!”李琰朗声笑道,声音中带着帝王的嘉许和亲昵,“十万突厥铁骑,便是我大唐西征的左翼铁拳!朕准你所请!待刘仁轨水师就位,你便持朕符节,统帅此军,自安纳托利亚东进,为朕扫平障碍!”
“谢陛下!”阿史那云大喜,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突厥军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李琰的目光再次投向巨大的舆图。他的手指,从波斯湾刘仁轨舰队的位置,缓缓向西,掠过阿拉伯半岛,指向亚历山大港,最终落在君士坦丁堡上。这是水师主力西进的路线。接着,他的手指又移向葱岭西麓的突厥狼头,划过广袤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同样指向君士坦丁堡。这是阿史那云的陆上铁骑路线。
最后,他的目光,投向了舆图的最北端,那片被标注为“极北苦寒之地”、画着冰山海怪、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区域。那是比哈桑献上的海图所描绘的“阿尔比恩”更北、更神秘的地方。后世称之为波罗的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一个更大胆、更具前瞻性的念头,在李琰脑海中成型。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炬,扫过殿内的重臣和刘仁轨派回长安呈送海图的信使。
“传旨!”李琰的声音带着囊括寰宇、开拓万古的气魄:
“飞马传谕西洋水师大都督刘仁轨!”
“其主力舰队,按原计划,移师亚历山大港休整补给,等候朕之西巡御驾汇合!”
“另!着其立刻从舰队中,分出一支精锐探险分舰队!挑选最坚固耐寒之舰船,最富经验之航海士,携那海商哈桑为向导!”
李琰的手指,如同利剑,狠狠戳在舆图上那片空白的极北冰海之地:
“目标——向北!给朕沿着海岸,探一探那冰海之地的虚实!”
“朕要看看,那金发巨人,那凝固阳光的琥珀,那传说中的北海…究竟是何等模样!”
“为朕的寰宇舆图…再添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