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现在又是什么生活?”(第3页)
现在谁不想多挣钱?谁不想越赚越多?
国家体改委的副主任高上全还特意写文章谈这个事,这不是普通的讨论,而是为起草第十五次大报告做准备的。文章还讨论了祁山集团和华为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结论相当深刻:不管是祁山还是华为,都打破了那种国家投资就姓“社”,个人投资就姓“资”的旧观念,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而且它们还创新了公有制的实现方式,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新集体经济形式。
后来赵立春参加全国代表扩大会议时,也被洪直正特别表扬了,说他是改革的先锋,为全国的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赵立春表面上很淡定,但嘴角的笑容藏不住。
接着在更高级别的会议上,赵立春详细讲了自己的想法,很多都是跟祁光远反复琢磨出来的。
“国家要富强,但不能只顾着头部,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我觉得祁山集团就是共同富裕的好例子,大股东分红不到1%,99%的股份归工会所有,企业利润由全体员工分享。”
虽然表面上祁光远持股1%,但剩下的99%其实是由工会控股的公司持有,而这99%又在祁光远手里,所以他必须确保对公司的控制权。
“祁山集团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未来它还会创造更多奇迹!”
赵立春说到这里停了一下,接着说:“也希望各位领导能看到我们的成果!”
洪直正也说了些好话。
总的来说,祁光远确实带来了不少正能量。
当然,他主要是向华为学习的,有自己的见解和做法。
目前先把自己搞到最强再说。
赵立春正当壮年,汉东省的经济搞得有声有色,要是京城那边能稍微支援一下,他就能更上一层楼了。他觉得,要是能让汉东省富起来,把京州市打造成像北上广深那样的城市,那就功德无量了。
新闻联播播出后,汉东省最大的变化就是吸引来了更多的人才。越来越多的人搬到汉东省,特别是京州市。这样一来,各类人才也跟着进来了。
春节前,祁山集团已经开始招兵买马,不少人都跑来面试。有些人是直接跳槽过来的,有些人则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的。
除了直接招聘,还有各种培训班。培训班的人数增长特别快,基本要求是高中毕业就行,但还是有很多人报。学习计算机的尤其多,一夜之间报名人数涨了十倍。
祁光远的培训班主要设在汉东省,或者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马桥把一份统计数据递给祁光远,说:“老板,这是最近报名学习的人数。”祁光远接过资料看了下,笑着说:“看来大家都挺想学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