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乡下喜宴记
何雨柱牵着湘茹刚走出厢房,就见秦母站在院当心等着,手里还攥着块洗得发白的粗布巾,布巾边角都磨出了细毛。
见两人出来,她忙快步迎上前,先用布巾轻轻擦了擦湘茹脸颊上沾着的细尘——
方才亲昵时蹭上的,又笑着拍了拍何雨柱的胳膊:“柱子,咱先去堂屋认认长辈,都是自家人,往后走动能热络些。”
乡下认亲本就没那么多虚礼,秦母拉着何雨柱的手腕在前头走,湘茹跟在旁边,手悄悄勾着何雨柱的衣角。
堂屋里光线偏暗,泥土地面扫得干净,靠墙摆着张掉漆的木桌,桌边坐了五六个长辈——
秦父的堂兄、秦母的舅妈,还有两位头发花白的族里老爷爷,正围坐在堂屋八仙桌旁。
有人手里攥着铜锅旱烟袋,烟丝在锅里焖着火星;有人指尖捏着没纳完的青布鞋底,针线还别在布面上。
见何雨柱和秦淮茹这对新人掀帘进来,几人都停下手里的活计,目光齐刷刷落在何雨柱身上。
秦母先引着两人往两位老爷爷跟前走,语气比方才更显敬重:“柱子,这是族里的二爷爷、三爷爷,快问好。”
何雨柱立马往前凑了半步,腰微微弯着,恭恭敬敬喊了声“二爷爷、三爷爷”,又从兜里掏出“大前门”香烟,抽出两根递过去。
倒不是何雨柱舍不得掏华子、牡丹,只是“市牡丹、省中华”这类市面上少见的“干部烟”,跟他先前在厂里立的“没分房的青工”人设压根不搭。
真要是掏出这些烟,反倒说不清楚——不如“前门”实在,既够给长辈撑面子,又贴合他编造的身份,不会露了破绽。
两位老爷爷笑着接了,三爷爷用烟杆敲了敲他的胳膊:“好小子,看着就实在,湘茹跟着你,我们放心。”
送完烟,秦母才转向秦父的堂兄,热络道:“这是你大伯。”
何雨柱依样上前问好、递烟,大伯接过烟夹在耳朵上,粗糙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肩宽背厚的,一看就是能扛事的!”
最后才到秦母的舅妈跟前,何雨柱也规规矩矩行了礼,舅妈拉着他的手絮絮问了两句家常,又夸了秦淮茹几句,满屋子的笑意更暖了些。
接着认秦母的姑妈,老太太头发都白了,眯着老花眼拉着何雨柱的手,摸了又摸:“哎哟!这手糙得,是干过活的实诚孩子!比村里那些游手好闲的后生强多了!”
又转头瞅着湘茹,声音压得低了些,却满是夸赞,“你看咱湘茹,穿这水红袄子多俊!脸蛋白里透红的,比我去年在镇上见的年画姑娘还好看!”
湘茹被说得耳根发烫,往何雨柱身后躲了躲,指尖攥着他的中山装衣角,惹得一屋子长辈都笑出了声。
何雨柱挨个儿问好,嘴甜又有眼力劲:见族里老爷爷的旱烟袋空了,就赶紧递烟丝;见舅妈起身,就顺手帮着挪了挪小板凳。
没一会儿就把长辈们哄得眉开眼笑,连话少的族爷爷都开口:“秦家这门亲,选得好,柱子是个懂礼的。”
认完亲戚,院外突然传来张桂枝的大嗓门:“开饭喽!都往灶房这边来!孩子别挤,先让长辈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