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清风小筑 作品

第109章 五十年代的可怜炮灰1

王杰在旅馆房间的木床上醒来,打量着四周——土坯墙,木桌椅,桌上放着一盏煤油灯。系统007的声音响起:“你当前身份是归国华侨。”他沉声说:“传输这个世界的剧情。”系统随即开始传输。

"剧情传输中——"

1942年腊月廿七,林家村的祠堂里飘着线香。十四岁的春妮跪在蒲团上,右耳垂被火钳烫穿的伤口还在渗血,染红了打着补丁的蓝布衫。她爹蹲在门槛上吧嗒旱烟,烟灰簌簌落在草纸上:"陈家给了三斗糙米,明天就过门。"

春妮盯着自己被按在契约上的手印,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隔壁王婶偷偷塞给她半块红糖,转眼就被她爹抢去换了酒。夜里她缩在草堆上,听见爹娘在里屋说话:"女娃子迟早是别人家的,换米总比饿死强。"

拜堂当夜是场闹剧。陈长庚穿着打补丁的青布衫,布鞋露着脚趾头。他往春妮手里塞了半块红薯干,低声说:"等打完鬼子,我就回来和你好好过日子。"可天还没亮,保长就带着人砸门,把陈长庚拖去了川军队伍。春妮只记得他腰间的红布条在晨雾里晃了晃,转眼就没了踪影。

陈家的日子从第一声鸡叫开始。春妮天不亮就得摸黑起床,背着比她还高的背篓去后山砍柴。山路结冰,她摔了无数跤,膝盖总是青一块紫一块。回来要挑水、生火、煮猪食,等公婆吃完早饭,才能啃两口冷硬的苞谷馍。

农忙时她要下田插秧。四月的水田里还结着冰碴,她赤脚踩进去,蚂蟥立刻爬满小腿。婆婆站在田埂上骂:"磨蹭什么!这点活计都干不好,不如喂了蚂蟥!"晚上还要缝补全家人的衣裳,油灯昏黄,针常常扎进手指。

冬天是最难熬的。腊月里她要在溪边洗全家的衣裳,河水刺骨,手指很快冻得像紫茄子。有次冻疮溃烂,她偷偷用灶灰敷伤口,被婆婆发现后,罚她跪在石板上洗了三桶衣服。夜里她缩在柴房,用稻草裹住双脚,听见隔壁陈家大娘说:"这女娃子,比我们家的老黄牛还苦。"

四七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陈家把分给春妮的口粮扣下,说"女人家少吃点饿不死"。她饿得头晕眼花,趁婆婆不注意,喝了猪食槽里的泔水。这事被发现后,公公把她吊在房梁上,用竹篾条抽打。血顺着裤腿流到地上,结成暗红的冰碴。

1945年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村里时,春妮正在晒谷场扬谷。她望着远处飘起的鞭炮屑,心里想着陈长庚说的好日子。可等来的不是人,是陈长庚从湖南寄来的立功喜报——他升任了排长,照片上的军装笔挺,左眉多了道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