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集 月台地砖的星图拼图(第3页)
空气里弥漫着清洁剂和泥土混合的味道,灯光惨白得像月光。阿玉突然觉得这月台有点冷,她搓了搓胳膊,目光再次落在那块青石板上。裂缝里的云母还在微弱地闪,像纳木错不肯熄灭的星光;砖面的凹陷存着最后一点水汽,映着天花板的灯,像涠洲岛火山湖里未蒸发的雨水;而那道神秘的刻痕,像个被时光遗忘的标点,悬在北斗七星的勺柄末端。
“也许,”钟华忽然开口,声音很轻,“不是我们走过这些地方,而是这些地方,早就用它们的方式,记录了我们会来。”他指了指砖缝,“你看这走向,北斗七星指向北极星,而滇藏线的走向,大致也是南北向,涠洲岛的火山口,在卫星图上看,刚好位于这条虚拟延长线的南端……”
他没说完,但阿玉听懂了。就像他们在雨崩村神瀑下,偶然发现的那块石头,上面的天然纹路刚好组成他们两人的剪影;就像在敦煌莫高窟,某幅壁画里供养人的衣纹褶皱,和钟华祖父老照片里的衬衫领口完全一致。这些不是巧合,而是某种被编织进时光里的密码,藏在旧物的纹路里,藏在地理的褶皱中,等着某一天,被特定的人发现。
月台的闸门开始缓缓关闭,发出“哐当”的声响。阿玉和钟华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那块青石板。裂缝里的云母还在闪,像谁不小心撒在地上的星星碎屑。
“走吧,”钟华说,“明天施工队就要把这老月台封起来了。”
他们转身走向出口,脚步声在空旷的站厅里回荡。阿玉回头望了一眼,第三块青石板在渐暗的灯光下,裂缝组成的北斗七星仿佛活了过来,勺柄微微转动,指向他们离开的方向。而砖缝里渗出的最后一点水珠,在地面上留下一个淡淡的水痕,形状像极了他们在纳木错清晨看到的,湖面上浮着的那片月牙。
走出地铁站时,夜风吹来,带着初秋的凉意。阿玉抬头看天,城市的光污染让星空模糊,但她知道,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北斗七星正在正确的位置闪耀,而此刻脚下的土地,那些深埋的砖缝、云母、陶片,正用它们的方式,继续讲述着那些关于时空、关于共振、关于早已被写下的相遇的故事。她握紧钟华的手,他的掌心温热,和在雨崩神瀑下、在纳木错湖边、在涠洲岛火山岩上时一样,传递着某种无需言说的默契——有些痕迹,早于记忆存在,而他们的旅程,或许从来不是探索未知,而是重逢早已写好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