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302集:《可控核聚变的伦理分配协议》

蓝焰均分 一、破冰之日

陈砚之的指尖在触控屏上悬停了三秒,最终按下了红色按钮。地下五十米的聚变反应舱里,超高温等离子体被磁场约束成完美的环形,蓝白色的光晕透过观察窗渗出来,在控制室的地面投下流动的光斑。

“持续运行120小时,能量输出稳定在1.2吉瓦。”年轻助手的声音带着哭腔,“陈院士,我们做到了。”

陈砚之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镜片上还残留着蓝焰的残影。三十年来,她见过太多次失败的爆炸——那些瞬间迸发的强光能在视网膜上烙下永久的疤痕。而此刻,反应舱里安静得像沉睡的恒星,每一秒都在输出可供十万户家庭使用的电力。

全球直播信号早已接入控制室,各国政要的祝贺视频在大屏幕上轮播。陈砚之注意到,非洲联盟代表的背景是漏雨的铁皮屋,东南亚专员身后的稻田正被旱灾炙烤。她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肯尼亚看到的景象:母亲们举着太阳能板在集市上排队,只为给手机充电换取微薄的收入。

“通知公关部,发布会推迟一小时。”她重新戴上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异常清醒,“把《能源分配草案》发给安理会所有成员国。”

助手愣住了:“可是院士,现在应该庆祝……”

“庆祝的时间有的是。”陈砚之打断他,调出全球能源分布热力图。红色的密集区域是欧美城市群,而非洲大陆大部分呈现黯淡的黄色,“如果我们解决了能源生产,却制造了更大的分配鸿沟,那和制造炸弹有什么区别?”

二、裂痕

联合国大会堂的穹顶垂下三百盏水晶灯,却照不亮某些角落的阴影。陈砚之站在发言席后,看着台下席位上的明暗分割——前排是西装革履的发达国家代表,后排的欠发达国家代表大多穿着洗得发白的正装。

“可控核聚变的原料是海水中的氘和锂,足够人类使用一千万年。”她展开全息投影,蓝色的地球模型上涌动着数据流,“根据《框架草案》,我们建议建立全球能源分配委员会,按人口基数分配基础配额,发展需求系数由各国自主申报后交叉审核。”

掌声稀稀拉拉。美国代表率先举手:“陈院士,贵国在研发中投入了最多资金,难道不该拥有优先使用权?”

“如果哥伦布宣称大西洋属于西班牙,我们今天还能坐在这里吗?”陈砚之的反问让会场安静下来,“技术突破离不开全球科学家的协作,更不该成为新的霸权工具。”

会议休息时,非洲联盟代表阿德巴约找到了她。这位瘦高的尼日利亚人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照片:“我女儿在难民营出生,她的摇篮是装救济粮的木箱。如果能有稳定的电力,疫苗就能冷藏,水泵能抽出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