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集:《可控核聚变的伦理分配协议》(第2页)
陈砚之握住他粗糙的手掌,那上面布满开垦土地留下的老茧。“基础能源配额会向欠发达地区倾斜30%,”她轻声说,“但我需要你们的支持,对抗那些想垄断技术的声音。”
走廊尽头传来争执声。欧盟代表正和沙特石油巨头密谈,玻璃窗上映出他们交叠的手指,戒指上的钻石在灯光下闪烁,像极了反应舱里的等离子体。
三、暗战
框架听证会进入第三天,争议焦点集中在“发展需求系数”上。发达国家主张按gdp计算,发展中国家则坚持以基础设施缺口为标准。陈砚之的团队彻夜修改模型,屏幕上的数据流像瀑布般倾泻。
“德国提交了修正提案,要求把汽车保有量纳入系数。”助手把咖啡推给她,“他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占全球40%,这明显是想多占配额。”
陈砚之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忽然笑了:“把印度的人均用电数据调出来对比。”
数据显示,德国人均年用电量是印度的18倍。当这组对比出现在听证会上时,德国代表的脸涨成了猪肝色。阿德巴约带头鼓掌,后排的发展中国家代表纷纷响应,掌声像潮水般漫过会场。
但麻烦在深夜找上门。陈砚之的私人终端突然弹出加密信息,附带的视频里,她远在波士顿读书的儿子正走进图书馆。发信人只有一句话:“框架通过那天,就是你见不到他的日子。”
她的手剧烈颤抖起来,差点碰翻桌上的咖啡。窗外,联合国大厦的灯光在雨幕中模糊成一团光晕,像极了聚变反应失控前的征兆。
“报警吗?”助手发现她的异样。
陈砚之深吸一口气,删除了信息。“明天带个u盘来,”她盯着屏幕上的全球地图,“把我们掌握的各国能源浪费数据整理好,尤其是那些私下囤积化石燃料的国家。”
四、破局
最终投票前夜,陈砚之在休息室见到了俄罗斯代表。这位白发老人曾是她在莫斯科大学的导师,此刻却眼神复杂地递给她一份文件。
“这是七国集团的秘密协议,”老人的声音压得很低,“他们计划绕过联合国,单独建立能源分配体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砚之快速翻阅,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协议里明确写着:将欠发达地区的配额压缩至15%,剩余部分按军事力量排名分配。 “您为什么要告诉我?”她抬头时,发现老人的眼眶泛红。
“因为我想起了你当年的论文。”老人从皮夹里掏出泛黄的纸页,那是陈砚之三十年前的硕士论文,标题旁有她稚嫩的批注:“能源不应是特权,就像阳光不该只为富人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