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集:《跨物种基因编辑的生态伦理红线》(第2页)
"生态隔离基因的稳定性测试报告,你看了吗?"她突然开口,目光落在培养箱的温度显示器上,23.5c,刚好是人类的体温。
林深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屏幕的光映在他镜片上:"第七次测试失败了。有三只受试体在隔离环境外存活超过了72小时,虽然没有繁殖能力,但..."
"但它们学会了避开紫外线。"陈砚之接过话头。她上周偷偷去了废弃的三号隔离区,在那里发现了那些生物挖掘的隧道,洞口都巧妙地避开了紫外线灯的照射范围。生态隔离基因的设计原理,正是让它们在紫外线照射下无法合成关键蛋白质。
铁笼里传来一阵骚动。734用前爪扒着栏杆,发出类似呜咽的声音。陈砚之注意到它的左前爪少了一截趾骨——那是上个月为了采集样本截掉的,按规定本该使用麻醉,但那天实验室的麻醉剂刚好过期。
"我去准备处理设备。"林深拿起注射器,转身时白大褂的一角扫过操作台,碰倒了那瓶标注着"人类干细胞样本"的试剂。深褐色的液体在白色的瓷砖上漫开,像一滩凝固的血。
陈砚之蹲下身擦拭时,眼角的余光瞥见铁笼里的734正用那只残缺的前爪,轻轻触碰栏杆上的一处划痕——那是她上周不小心被栏杆划伤手指时留下的血迹,此刻已经变成了暗褐色。而734的鼻尖上,正有一滴同样颜色的血珠缓缓渗出。
她突然想起伦理红线的最后一条:实验结束后必须无害化处理。所谓的无害化,就是通过高温焚烧将所有生物组织彻底碳化,确保不会有任何基因片段残留。
通风系统的嗡鸣声突然变得尖锐起来,像是某种警报。陈砚之抬头看向培养箱,那些透明的胚胎正在剧烈地收缩,表面浮现出网状的血管,像极了人类胚胎的发育状态。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植入的那段人类基因,不仅增强了它们的免疫系统,还激活了某种隐藏的发育程序。
铁笼里的734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听起来既像犬类的哀嚎,又像婴儿的啼哭。陈砚之冲过去拉开笼门,看到它正用那只残缺的前爪,死死按住自己的腹部,那里的皮毛已经被血浸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它在...分娩?"林深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按照设计,所有受试体都被植入了绝育基因,理论上不可能繁殖。 陈砚之伸手去触摸734的腹部,却被它猛地咬住手腕。疼痛传来的同时,她感觉到有什么柔软的东西蹭过她的手背——是一只刚出生的幼崽,皮毛是淡粉色的,眼睛像人类婴儿一样闭着,前爪上有五个分明的脚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