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集:《数据遗产的继承迷局》(第3页)
转机出现在全国人大的听证会上。当一位法学教授提出"隐私保留条款"时,周衍看到李建军和张桂兰同时抬起了头。"就像实体遗嘱可以指定哪些物品可继承,数据也该分等级。"教授展示着一份表格,"公开内容如视频、博文可直接继承;私密信息如日记、私信,需生前授权才能查看。"
投票通过那天,李默把消息转发到了林小满的粉丝群。有人发了个流泪的表情:"以后还能看到小满的视频吗?"他回了段林小满生前录的告别语,那是她每次停更时必发的:"暂时告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我们山水有相逢。"
张桂兰最终没有打开那个加密的日记文件夹。她在公证处做了声明,放弃查看所有私密内容,但保留了账号的管理权。每周三晚上,她会坐在女儿的书桌前,选一段过去的旅行视频重新发布,配文都是自己写的:"今天天气很好,小满说过,晴天适合想念。"
李建军把那五十万的合同撕了。他现在最常做的事,是翻林小满的带货记录,给张桂兰买她推荐过的护手霜,给李默寄她夸赞过的牛肉干。有次他在后台看到一条留言,是那个抑郁症患者发的:"谢谢小满的视频还在,我现在敢出门晒太阳了。"
周衍在新办公室的墙上挂了幅字:"数据会消失,记忆会永存。"她刚收到法院的判决书,某平台必须向一位老人开放其老伴的云端相册。听说老人在屏幕前翻到五十年前的结婚照时,笑着笑着就哭了。
窗外的阳光正好,周衍打开手机,看到林小满的账号更新了新动态——是段延时摄影,记录着西藏的星空从天黑到天亮。配文是张桂兰写的:"小满说,星星会记得每个人的故事。"下面的评论区里,有人发了颗星星的表情,有人说"看到了凌晨四点的银河",还有人留了句"我们都在好好生活"。
数据的洪流还在继续奔涌,但此刻,那些0和1组成的代码里,终于有了人的温度。就像林小满在最后一条视频里说的:"重要的不是我们留下了多少数据,而是这些数据里,藏着多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