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359集:《脑波游戏的伦理安全阈值》(第3页)

陈峰愣在原地。他算了算,如果每天只工作10小时,去掉休息时间,实际配送时长只有8小时,比现在少了将近一半。但如果收入能保证,他就能每天早点回家,看看女儿的作业,不用再凌晨三点还在马路上狂奔。

这时,有人突然喊道:“快看App!”

陈峰赶紧点开手机,发现界面多了个“权益中心”的入口,点进去能看到社保缴纳记录、工时统计、申诉通道。最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您有权查看算法派单的基础逻辑,并对不合理派单提出异议。”

“这是真的改了?”有人不敢相信地问。

站长叹了口气:“听说上面派了督导组,带着技术专家来查算法。昨天总部的技术总监都亲自来了,连夜改了系统参数。”

陈峰走到窗边,看到几个穿着西装的人正在和骑手聊天,其中一个好像就是新闻里的苏哲。对方正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什么,阳光照在他的白衬衫上,亮得有些不真实。

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系统通知:“检测到您处于康复期,系统已为您自动调整派单强度,优先分配近距离订单。”

他看着那条消息,突然鼻子一酸。住院这几天,女儿每天都会给他发语音,说想爸爸了。今天早上她还问:“爸爸,你什么时候能陪我去公园放风筝啊?”

他拿出手机,给女儿回了条微信:“爸爸很快就能回家了。”

四、微光

林小雨发现变化是在一周后。那天她刚标注完5000张图片,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您已完成今日标准工作量,是否继续工作?超额部分时薪上浮50%。”

她愣住了,反复确认了几遍。以前只要没达到“建议工作量”,系统就会一直弹窗提醒,甚至锁定部分功能。她试探着点了“否”,屏幕居然跳转到了结算界面,没有任何警告。

“你们看!”她激动地叫出声。

格子间里的人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有人发现“效率监测”图标不见了,有人说客服终于接电话了,还有人点开社保查询,发现平台真的开始缴费了。

张远突然跑进来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总部要招正式员工了,我们这些组长可以优先申请,五险一金,还有年假!”

办公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甚至哭了。林小雨看着屏幕上的结算金额,比平时多了两百多块,因为系统自动算了加班费。她拿出手机,给母亲转了三千块,附言:“妈,这个月能按时吃药了,我还剩了点钱,你买件新衣服。”

没过多久,母亲回了条语音,声音带着哭腔:“小雨啊,你是不是太累了?钱够用就好,别总熬那么晚……”

林小雨捂住嘴,眼泪还是掉了下来。她想起刚来时,每天都要干到凌晨,回家路上总觉得天永远不会亮。但现在,窗外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清洁工正在扫地,早餐摊飘来阵阵香气。

她收拾好东西,走出仓库。门口的公告栏上贴了张新通知,是关于“员工代表”的选举,说要成立工会,和平台协商待遇问题。下面已经有很多人在签名,字迹歪歪扭扭的,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张远追了出来,手里拿着两份申请表:“小雨,要不要一起申请正式员工?我看了下要求,你完全符合。”

林小雨接过表,阳光正好照在“申请人”三个字上,暖融融的。她想起苏哲来调研时说的话:“算法是死的,但用算法的人是活的。你们的每一次反馈,都可能改变系统的逻辑。”

她抬起头,看着远处的朝霞,突然觉得脚步轻快了很多。路还很长,但至少现在,她能看到前面的光了。

五、平衡

苏哲在会议室里接待了新的访客。这次来的是平台的新Ceo,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说话很客气。

“苏主任,我们已经按照《数字劳工伦理保障标准》整改了70%的算法模块。”对方递过来一份报告,“您看,这是新的工时分配模型,加入了‘健康系数’和‘家庭需求’参数,单亲父母可以优先获得白天的订单。”

苏哲翻看着报告,里面的数据很详实:配送员平均日工作时长降到了9.2小时,社保参保率提升至68%,投诉处理时间从72小时缩短到4小时。他想起第一次见面时,李经理那副不屑一顾的样子,不由得有些感慨。

“但是有个问题。”Ceo的语气有些犹豫,“调整算法后,订单配送时效延长了15%,用户投诉率上升了。我们收到很多反馈,说宁愿多花钱,也要快点收到外卖。”

苏哲放下报告:“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平衡点。效率很重要,但不能以牺牲人的尊严为代价。你们可以推出‘加急服务’,但要给骑手额外的补贴,并且不能计入考核。”

对方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我们还想请您的团队参与新算法的评审,特别是伦理风险评估这块。您也知道,技术人员有时候会忽略这些。”

苏哲笑了:“没问题。不过我有个条件,你们的算法代码要对我们开放,至少是涉及劳工权益的部分。”

Ceo愣了一下,随即答应了:“可以。其实我们也想证明,负责任的平台才能走得更远。”

会议结束后,苏哲走到窗边。楼下的街道上,骑手们依然在忙碌,但步伐好像从容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