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集:《低空飞行器的伦理路权划分》
低空裂痕
一、坠落的星辰:凌晨三点十七分,陈屿的飞行记录仪捕捉到了最后一帧画面:霓虹交织的城市上空,一架失控的货运无人机像断线风筝般斜坠,旋翼搅动空气的尖啸刺破雨幕,最终在第三中学操场的塑胶跑道上炸开橙红色火球。
作为《低空交通观察报》的调查记者,陈屿的飞行汽车悬停在百米高空,雨刷器徒劳地对抗着倾盆大雨。他放大记录仪画面,能清晰看到那架编号为hy-734的无人机残骸旁,散落着数十个标有"紧急药品"字样的冷链箱。
"第七起了。"副驾驶座上的实习生林小满声音发颤,她的平板电脑正推送最新快讯:"城东第三中学操场发生无人机坠机事故,暂无人员伤亡报告。据悉,该无人机隶属于惠民速递,原计划向儿童医院运送急救药品。"
陈屿猛打方向盘,飞行汽车在气流中颠簸着转向。"去惠民速递总部,"他盯着仪表盘上跳动的海拔数据,"他们的自动驾驶系统上周刚通过升级认证,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场骗局。"
惠民速递的玻璃幕墙在雨夜中泛着冷光。陈屿亮出记者证时,前台小姐的指甲正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反射出她眼底的红血丝。"张总监在紧急会议室,"她压低声音,"但您最好别提'路权'这两个字,今早董事会刚发了内部通告,谁要是敢对外透露低空航线规划图,直接开除。"
紧急会议室的门虚掩着,争吵声像被挤压的气球般不断溢出。陈屿推门而入时,三十多双眼睛齐刷刷转向他。长桌主位的男人突然拍案而起,昂贵的定制西装在灯光下皱成一团——正是惠民速递的安全总监张启明,上周在新闻发布会上信誓旦旦保证"零事故率"的那位。
"出去!"张启明的领带歪在颈侧,"我们正在处理紧急事件,媒体无权介入。"
陈屿没动,他举起平板电脑,屏幕上是hy-734的飞行轨迹图:"这架无人机偏离备案航线1.3公里,闯入了学校上空的禁飞区。根据《低空交通管理暂行条例》,你们需要向公众解释原因。"
会议室突然陷入死寂。角落的技术员突然咳嗽起来,他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航线标注像蛛网般交织。陈屿注意到,其中几条闪烁的红线正穿过密集的居民区,其中一条恰好经过市第一医院的儿科病房楼。
"是避让。"技术员的声音细若蚊蚋,"当时有架私人飞行汽车突然变道,hy-734的自动避让系统只能选择偏离航线......"
"闭嘴!"张启明的脸色瞬间惨白。
陈屿恍然大悟。他想起上周调查的另一起事故——那架坠入菜市场的送餐无人机,当时官方通报称"机械故障",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场被掩盖的路权冲突。
林小满突然拽了拽他的衣袖,手机屏幕上跳出本地论坛的热帖:"有人拍到了!第三中学附近有辆银灰色飞行汽车在无人机坠机前突然掉头,像是在抢道!"
二、空中暗战
晨光穿透云层时,陈屿的飞行汽车降落在低空交通管理局门口。这座形似航标塔的建筑顶层,"低空伦理路权规则制定小组"的牌子还挂在玻璃门上,红漆未干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推开门,三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十几个年轻人正围着白板激烈争论。穿格子衬衫的程序员把咖啡洒在电路图上,戴眼镜的法学教授用红笔在《民法典》复印件上圈画,角落里的交通警察正用马克笔在城市地图上标注事故点,密密麻麻的红圈像蔓延的湿疹。
"陈记者来得正好,"组长周明远把一份皱巴巴的草案推过来,他眼底的黑眼圈比衬衫上的墨渍还要浓重,"这是昨晚刚改的第七版,你看看这'生命安全优先'怎么界定?"
陈屿的目光落在第三条:"飞行器需避让地面行人及车辆,优先级排序为:救护车/消防车>行人>地面机动车>低空飞行器。"他忽然想起hy-734的残骸,"那无人机为了避让违规变道的飞行汽车,闯入禁飞区导致坠机,算谁的责任?"
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法学教授推了推眼镜:"目前的法律空白就在这里。我们在考虑引入'伦理追溯系统',每架飞行器都要安装黑匣子,事故后自动上传决策过程——但企业们集体反对,说侵犯商业机密。"
程序员突然拍桌子:"技术上完全可行!我们开发的碰撞预警系统能预判15秒内的危险,但上周惠民速递他们自己关了这个功能,说是'节省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