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朝堂对策,主动请缨
国公府书房内,灯火通明,镇国公面色沉凝地坐在主位,老管家方伯站在一旁,下首还战着一位身着锦袍、面带风霜之色的中年男子。
“祖父,方伯。”方南推门而入,打断了里面的谈话。
“南儿回来了!”镇国公看到他,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
方伯也连忙行礼:“少爷。”
中年男子慌忙要跪下行礼,方南摆手制止:“不必多礼,说正事要紧,情况到底如何?详细说与我听。”
方伯示意那男子:“赵管事,你把情况详细跟少爷禀报一遍。”
赵管事稳定了一下情绪,开始详细叙述:“回少爷,事情发生在约三个月前。咱们府上组织的四支大型商队,分前后脚从凉州府出关,进入西域沙漠。”
“两支运输玻璃制品,另外两支满载楚阳春美酒,每支商队配有管事三四人,伙计五六十人,护卫一百二三十人。”
赵管事顿了顿,脸上露出悲愤之色:“可是……可是这四支商队,在进入沙漠之后,就如同泥牛入海,彻底失去了消息。”
“最初以为是沙漠路途遥远,信使延误,超过了预定时间半个月仍无音信,我们才觉不妙,立刻派人沿路寻找。”
“结果……结果只在沙漠里和几处绿洲附近,发现了零星的打斗痕迹和破碎的车架、货物包装,还有……还有已经风干发黑的血迹。”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才从几个侥幸逃过一劫的其他商队伙计口中得知,有大队凶悍的马匪袭击了咱们的商队。”
方南问道:“货物如此贵重,路线是否保密,马匪规模大概多少?”
赵管事忙回答:“少爷明鉴,路线是走了多年的老商路,虽说不上绝对秘密,但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知道的。”
“护卫都是重金聘请的好手,其中不乏退伍的老兵,根据目击者的说法,马匪的数量庞大,每一股恐怕都不下五六百人,而且来去如风,似乎就是冲着咱们这些值钱的货物来的!”
“西域那边呢?楼兰国官府怎么说?”方南问道。
“我们派人去了楼兰国交涉,他们的官府官员一味推诿,只说不知情,沙漠广大,马匪难寻,他们也无能为力。”
赵管事语气中带着愤懑,“还是通过一些常年来往的西域商人私下告知,说这伙马匪是近几个月突然冒出来的,极其古怪。”
“马匪只抢劫运送玻璃、美酒、丝绸、瓷器等贵重货物的大楚商队,对于一般的小商队或者西域本地商队,几乎秋毫无犯。”
“已经有好多家大楚商号遭了殃!我们怀疑……我们怀疑在大楚和西域两边,都有他们的眼线,甚至可能……”
赵管事说到这里,有些迟疑地看了一眼镇国公和方南。
“甚至可能什么?但说无妨。”方南沉声道。
“甚至可能……楼兰国本身就在包庇,或者根本就是他们扮作的马匪!”
赵管事咬牙说出了最大的怀疑,“其他几家被抢的商号也和咱们一样,联合起来到凉州府报了官,知府大人不敢怠慢,请动了驻防的边军派兵剿匪。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边军派出去的一支五百人的精锐骑兵,在沙漠深处遭遇了马匪主力,据说对方有上千人,结果……结果我军大败,只有几十人拼死逃了回来。”
“现在凉州府一带人心惶惶,通往西域的商路几乎断绝,边军将领说,他们在西域方向的总兵力也就几千人,还要守备各处关隘城池,实在无力再组织大规模深入沙漠的清剿,已经八百里加急,将此事上报朝廷了!”
镇国公听完,气得一拍桌子:“岂有此理,简直是无法无天,五百边军竟被马匪击溃?这哪是什么马匪,分明就是军队!”
方南安慰镇国公:“祖父息怒,此事的确蹊跷,绝非普通马匪那么简单,不过您想,咱们的玻璃生意,陛下占了五成干股,如今这利润丰厚的财路被人断了,陛下定然比我们还生气,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管。”
话音未落,门外就有下人禀报,说礼部衙门派人来传话,召镇国公与靖海侯明日清早参加大朝会,商议西域商路被劫一事。
方南冷笑一声:“看,消息这就来了。陛下果然动怒了。”
方南转头吩咐:“方伯,立刻传信给各地商号,通往西域方向的商队暂缓出发,等把这股马匪剿灭了,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再说。”
“是,少爷。”方伯躬身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