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草稿

文治宏图:杨坚破局科举之路

太极殿外晨光熹微,杨坚负手立于丹墀之上,目光越过雕龙柱望向远方。昨日朝会上王谢两家老臣伏地痛哭的景象仍在眼前,他们以"愚民尚未开蒙"为由阻挠科举的陈词,此刻听来格外刺耳。

"陛下,该上朝了。"内侍的轻声提醒将杨坚拉回现实。他转身时龙袍扫过玉阶,金丝绣就的日月星辰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这是他登基以来最艰难的一次朝会,世家大族的集体反扑让整个朝堂暗流涌动。

"启禀陛下--,王司徒与李司空求见----!"殿外传来通报,杨坚眉峰微挑。昨日在朝会上痛哭流涕的王谢两家领袖,此刻竟在朝会后单独求见。

"宣--!"杨坚拂袖落座,目光如炬地盯着缓缓步入殿中的两位白发老者。

"老臣死罪--!"王司徒扑通跪地,膝盖在青砖上磕出闷响,"科举一开,寒门士子鱼龙混杂,恐坏我大隋吏治啊!"

谢司空亦随之跪倒:"是呀!望陛下三思,三百年门阀文化传承根基,岂是陛下一纸诏令就可动摇的?"

杨坚看着王司徒与李司空颤抖的身躯,嘴角微微上勾、他突然想起三百年前王谢两家在淝水之战的赫赫战功。可如今这两个佝偻的背影,却让他想起后世史书里"上品无寒门"的评语。

"二位爱卿请起。"杨坚起身相扶,指尖触到王司徒冰凉的手骨,"朕何尝不知门阀之重?但天下之才,岂容一家一姓垄断!?”他目光炯炯地望着眼前的王司徒和李司空----

“朕自登基以来,每览前朝典籍,未尝不拍案长叹。自东汉党锢之祸始,至五胡乱华终,三百年血火交织的文明史,竟成了世家大族的私产簿!尔等门阀,口诵孔孟之道,行窃国之实,将华夏文明的薪火锁入深宅大院,致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弊绵延至今!”

“陛下--!此等结果非我王家之愿!”杨国奇面前的王司徒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前额紧紧贴在地面上战兢兢的答道。

“王司徒--,朕听说你王家子弟可随意翻阅《尚书》孤本,而寒门士子连《论语》抄本都难求一见。卿等将文化典籍视为私产,洛阳书肆的《史记》竟标价百金!朕查得王家藏书楼中,光是珍本便有七百三十七卷,却任由长安城外的蒙童用竹简刻写《三字经》。更可恨者,卿等竟将《道德经》刻于龟甲之上秘不示人,美其名曰"传承道统",实则是将文明火种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