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唐国公府的四小子
长安的暮色总带着层朦胧的金纱,将宫墙的琉璃瓦染得像熔了的金子。吕媛提着裙摆穿过朱红宫廊,廊下的宫灯刚被点亮,暖黄的光映在她鞋面的珍珠上,晃得人眼晕。她身后跟着三十二个内侍,两人一组抬着沉甸甸的木箱,箱底与金砖地面摩擦,发出沉闷的\"咯吱\"声,听着却比任何乐曲都让人安心——那里面是一百五十万贯铜钱的宝贝,是曲江池畔一日之间蒸腾起的热气,是她交差时最硬气的底气。
\"郡主殿下--,陛下正在偏殿看账呢。\"守在殿门口的小黄门笑着迎上来,眼尖地瞥见木箱锁扣上的鎏金花纹,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
吕媛点点头,深吸了口气。裙摆上还沾着东坊的尘土,鬓角的碎发被汗水濡湿,可她抬手理了理衣襟时,指尖是稳的。来的路上她已经在心里把说辞过了三遍,从商户们起初的踟蹰,到李渊叔侄掷铜钱时的骚动,再到最后抢着签文书的热潮,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得恰到好处——既不能显得自己居功,又得让杨国奇明白,这场胜仗打得有多漂亮。
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杨国奇正坐在紫檀木大案后,手里捏着支狼毫,案上摊着叠账册,墨迹在宣纸上晕开浅浅的云纹。他穿了件藏青色的蟒纹常服,领口的盘扣松了两颗,露出里面月白的中衣,看着倒不像个君临天下的皇帝,反倒有几分帐房先生的铜臭之气。
\"陛下--。\"吕媛盈盈下拜,裙摆扫过冰凉的地砖,发出细碎的声响,\"臣女吕媛,奉您之命售卖曲江池期房,今日共得铜钱一百五十万贯,特来复命。\"
杨国奇的笔顿了顿,墨滴在账册上洇出个小黑点。他抬起头,目光落在吕媛身上,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里,此刻闪着实打实的惊喜。\"一百五十万?\"他放下笔,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扬高,\"御妹--,你且再说一遍。\"
\"回陛下,确是一百五十万贯。\"吕媛保持着跪拜的姿势,声音清脆如玉石相击,\"其中现钱占七成,余下的以田契、商铺抵押,都已由账房验过,折价公允。\"
杨国奇站起身,案后的阴影从他身上移开,露出腰间玉带的暗纹。他走到吕媛面前,绕着那几口木箱转了圈,抬手敲了敲箱盖,沉闷的回声里裹着铜钱的震颤。\"好,好啊。\"他连说两个好字,转过身时,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了,\"朕原以为能有一百万贯就不错了,没成想你竟给了朕这么大一个惊喜。\"
吕媛这才敢抬头,脸颊微微泛红:\"陛下过奖了。曲江池本就是块宝地,陛下远见卓识,早就算准了此地会兴旺,臣女不过是依令行事,侥幸促成罢了。\"
\"侥幸--!?\"杨国奇笑了,伸手扶她起来,\"东坊那些老狐狸,哪个不是揣着秤砣过日子?没有你的法子,他们能乖乖掏钱?\"他指了指案上的账册,\"上个月朕让户部去催盐税,那些商户哭穷的本事比做买卖还厉害,可见不是没钱,是信不过。\"
吕媛顺势站起身,垂着眼帘道:\"臣女也费了些周折。起初众人都在观望,连王记绸缎庄的王掌柜都只敢远远看着,直到......\"她故意顿了顿,见杨国奇眼中露出好奇,才继续说道,\"直到唐国公李昞家的四公子李渊,带着他的小侄子李博乂来了。\"
\"李渊?\"杨国奇的眉峰挑了挑。这个名字他不陌生,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昞的小儿子。听说李昞过世得早,几个儿子里就这个李渊活得最周正,只是年纪尚轻,还没承袭爵位,平日里在长安城里不算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