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316章 最痛苦的中国人

因为黄飞鸿的宝芝林是医馆与药局一体,专精跌打损伤、正骨疗疮,所以王月生的小药铺闯出名头后,引起了黄飞鸿的关注。当然,同样关注王月生小药铺的还有各怀鬼胎的“友商”和各路地痞流氓。 各路牛鬼蛇神对于一个刚涉世事、持宝于道的来自偏僻省份的小家伙,都看做是一道可口美味的天降横财,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王月生表面平淡、暗地里各种纵横捭阖、合法的商业手段、灰色的后世高科技分化瓦解、栽赃陷害等手段多管齐下,将广州的药品行业搅得一片愁云惨淡,甚至腥风血雨、人人自危后,王家众人也终于认可了王月生祖父这一支与王炽这一支的并立地位,开始动用资源支持王月生,而王月生也在黄飞鸿实在看不惯同行为了竞争、不择手段的下乘行径,出来仗义执言后,借机攀上关系。

其实王月生做出一副势单力薄、四面楚歌、朝不保夕的弱小形象,就是为了看看黄飞鸿是否真的如后世历史上传说的那么豪气干云、行侠仗义。若是真的想利用后世的药物资源在前世牟取暴利,方法太多了。他真的是因为在后世,被当年的武侠文化深深浸染过,有机会来到前世,当时大侠北有大刀王五,南有黄飞鸿。但大刀王五在后世影视作品中绝对无法与黄飞鸿系列相提并论,加之地理近便的因素,王月生便少年心性大发,比其他为了生存或生意而为的事情,都要更加费心费力,布了个局,就是为了真正地认识黄飞鸿的人品,再与其深交,甚至绑定。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王月生不忍这位自己心目中的大侠真的如同后世历史上一般,1919年次子黄汉森因比武遭同僚“鬼眼梁”嫉妒,酒后被枪杀;1923年长子黄汉林因救治军阀伤员被误杀;1924年广州商团事变中,宝芝林遭焚掠,毕生积蓄与医典尽毁;1925年4月17日忧郁成疾逝于广州方便医院,家贫无钱下葬,由女弟子莫桂兰筹办后事。

费尽心机、付出巨大的代价,终于与黄飞鸿结识后,这两个差了20多岁的男人真的成了忘年交。

黄飞鸿的医馆「宝芝林」以「跌打损伤」为特色,但他不囿于传统,大力推动药材革新。他打破「秘而不传」的祖训,公开《宝芝林跌打药方》,将「三七」「乳香」等药材的炮制方法标准化;引入西药(如碘酒、绷带),提出「外伤先消毒,内伤再用药」的急救流程。

他还有深深的济世情怀。宝芝林常年免费为乞丐、劳工治病,药价分「富户三倍、贫者分文」。他还创办「宝芝林医校」,收徒不限出身,如女弟子邓秀琼是岭南首位女中医,传授「医武同修」之道。

他还与时俱进,面对西医的冲击,既学习解剖、生理等现代医学知识,曾到沙面教会医院观摩手术,又坚持「中医治本」的理念。他在宝芝林药局陈列《人体解剖图》,与《本草纲目》并列,对学生说:「洋药是刀,中药是草——刀能切菜,草能治病,各有各的用场。」

这些都与王月生在后世的心得不谋而合,而老黄也将满口文明词、随手特效药的小王引为知己。除了因为岁数差距太大,不能拜把子外,二人已极为默契,一拍即可,将王月生的初露峥嵘的小药铺与黄飞鸿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宝芝林合并,仍使用宝芝林的名号,医馆和药房分立。这也是王月生鼓吹的后世医药分家的意思,虽然他并不是很理解其中的意义,但是,后世国家都提倡的,会有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