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孩子们(第2页)
林希抱着吉他坐在火堆旁,唱了改编的《四个月亮》,歌词里加了“经幡飘啊飘”“雪莲开啊开”。小鱼的钢琴声混着火苗的噼啪声,像雪山在轻轻呼吸。小乔带着孩子们跳圆圈舞,藏袍的袖子和红绸子缠在一起,像一朵盛开的大花。七七指挥着“雪山营地”的“英雄们”,用手机电筒在墙上打出雪山的影子,引来阵阵欢呼。
晚会最后,卓玛突然走到中间,手里捧着个用雪莲花瓣做的书签:“林希老师,这个送给你,像星星落在书上。”顿珠递来块冻成冰的游戏地图:“七七老师,冰化了,地图还在。”格桑把红绸子举得高高的:“小乔老师,我会一直戴着它跳舞。”那个总被小鱼鼓励的小女孩,捧着颗晒干的雪莲:“小鱼老师,它在冬天也能开花。”
四个女孩站在火光中,手里捧着这些带着雪山寒气又滚烫的礼物,突然说不出话。风雪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透过窗户照在地上,像铺了层银霜。远处的雪山在月光下泛着光,仿佛在为他们祝福。
离开那天,雪又下了起来,孩子们踩着雪追在车后,手里举着雪莲书签、冰地图和红绸子。卓玛的歌声在雪地里回荡:“雪山上的星,跟着老师走……”车开出很远,还能看见学校门口的经幡在风雪中飘动,像无数只挥手的小手。林希突然从包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装着一片雪莲花瓣:“留着做纪念,下次来看看,它会不会在春天发芽。”
小鱼的包里多了张孩子们画的星座图,每个星座旁边都写着藏语的名字。小乔的红绸子上沾着雪粒,她说要带回城里,跳舞时就像带着雪山的风。七七把顿珠画的游戏地图小心地收起来,说以后打游戏,就像在雪山的“营地”里战斗。
回程的车上,朱莉发来消息:“‘星光驿站’要在雪山建分站了,牧民们捐了两顶暖棚当教室,还特意修了条路,冬天也能通车。你们四个的名字,要刻在驿站的石头墙上呢。”林希点开消息时,正好看到车窗外掠过一只雄鹰,在雪山上盘旋,翅膀划过云层的声音,像在为他们送行。
杨晨看着手机里“星光驿站”的分布图,雪山的红点像颗顽强的种子,在冰天雪地里扎了根。他想起扎西校长最后说的话:“雪会化,路会通,但你们带来的光,会像雪山一样,一直站在那里。”此刻再看这句话,突然觉得那些散布在各地的星光驿站,就像雪山上的经幡,无论风多大,雪多厚,都在默默地传递着温暖。
手机震了震,是“星光收集者”的新插画:四个女孩站在雪山之巅,手里的光顺着雪水流向远方,有苗寨的芭蕉叶,有戈壁的萤石,有草原的羊毛吉他,有雪山的雪莲,还有更多没画出来的地方,都标着小小的星号。配文写着:“星光不怕冷,再远的地方,也能种出温暖。”
车窗外的雪山渐渐变成了平原,雪化成了水,滋养着地里的庄稼。林希轻轻拨动吉他弦,这次没有风雪打扰,旋律清亮得像雪山上的融水。四个女孩跟着哼唱,声音里带着冰雪的纯净,像在告诉远方的孩子们:我们走了,但光留下了。
就像雪山上的雪莲,从来不怕严寒,只会在最冷的地方,开出最艳的花。下一站会是哪里?她们不知道,但她们知道,只要带着光往前走,总有新的故事在等着她们——就像雪山在等春天,星光在等黎明。
春天的脚步漫过草原时,林希的吉他弦上总沾着点湿润的风。她收到扎西校长发来的视频,格桑正领着一群孩子在新修的暖棚里跳经幡舞,手腕上的红绸子在阳光下晃成一小团火焰。暖棚的梁上挂着孩子们自己绣的格桑花挂毯,边角还坠着小鱼教他们做的纸星星。
“看,他们把钢琴搬到暖棚里了。”小鱼指着视频角落,那架曾结着冰碴的钢琴此刻盖着块绣花毡,琴键上的红布“红旗”依然醒目。顿珠正踮着脚够琴键,身后跟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手里攥着片压干的雪莲花瓣当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