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网文与文学奖
龙文书城的编辑小张最近很焦虑。平台的“新书推荐榜”被各种“系统流”、“重生打脸流”小说霸榜,点击量和打赏数据好看,但内容同质化严重,读者的评论区越来越多“又是老套路”的抱怨。直到某天,他收到了晨光文化发来的一部名为《鬼吹灯》的稿件,抱着“看看晨哥又搞什么新花样”的心态点开,结果一口气读到凌晨三点。
“小张,醒醒!”主编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鬼吹灯》的签约谈得怎么样了?这书要是不上架,我们平台就要被隔壁‘书海’抢先了!”
小张揉了揉通红的眼睛,指着电脑屏幕:“王主编,您看看这开头:‘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是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传说这里是西王母的居所。而在昆仑山的深处,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九层妖塔。’ 这氛围感,这民俗知识,跟那些‘开局觉醒神级系统’的小说完全不一样!晨哥简直是网文界的泥石流!”
《鬼吹灯》在龙文书城上架那天,没有任何首页推荐,只在“悬疑探险”板块的角落放了个小图。但仅仅三天,它就凭借扎实的剧情、丰富的民俗知识(杨晨特意加入了蓝星本土的一些风水传说,增加代入感)和惊险刺激的探险经历,从底层一路逆袭,冲进了全站排行榜前十。
“卧槽!这书太上头了!摸金符、黑驴蹄子、粽子……这些民俗传说写得跟真的一样!”
“作者是不是真去过古墓?里面的机关描写太细节了,我边看边查资料,发现好多民俗知识都是真实存在的!”
“以前觉得网文就是爽,现在才知道,网文也可以涨知识!我现在看到深山老林就怀疑有古墓,看到老物件就想是不是明器!”
《鬼吹灯》的成功,彻底打破了蓝星网文“唯系统、唯重生”的固化模式。它开创的“盗墓流”成为新的创作方向,无数作者跟风创作,但大多只学到了“盗墓”的壳,没学到“探险”的核。杨晨在作者后台留言区写下一段话:“盗墓不是目的,探险的过程、人性的考验、对未知的敬畏,才是核心。” 这段话被无数读者截图保存,成为“盗墓流”创作的“黄金法则”。
紧接着,杨晨推出了《全职高手》。这部以电竞为题材的小说,在蓝星引起的震动比《鬼吹灯》更大。蓝星的电竞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相关小说要么是“天才少年横扫赛场”的爽文,要么是“电竞选手的狗血爱情”,从未有人如此专业、如此热血地描写过一个电竞团队的成长。
“晨哥是不是电竞选手出身?这游戏设定也太专业了!‘龙抬头’、‘伏龙翔天’这些操作,看得我热血沸腾!”
“第一次看电竞小说看哭了!叶修离开嘉世那段,‘如果喜欢,就把这一切当作是荣耀,而不是炫耀’——太戳心了!”
“以前觉得电竞就是打游戏,看了《全职高手》才知道,这是一项需要智慧、技巧和团队合作的运动!现在我每周都看联赛直播!”
《全职高手》的爆火,直接推动了蓝星电竞产业的发展。
- 职业电竞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荣耀》(小说中的游戏)的职业联赛收视率超过了传统体育赛事;
- 高校开设“电子竞技管理”专业,叶修成为学生们的“职业偶像”;
- 主流媒体开始正面报道电竞,称其为“新时代的体育精神”;
- 女性读者占比首次超过男性,她们为叶修的智慧、喻文州的冷静、苏沐橙的细腻而疯狂,打破了“电竞是男性专属”的刻板印象。
某电竞俱乐部的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说:“《全职高手》让更多人了解了电竞的魅力。以前家长反对孩子打游戏,现在会说‘你能像叶修一样厉害吗?’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杨晨没有停下脚步。他紧接着推出的《杜拉拉升职记》,再次刷新了蓝星网文的边界。这部贴近都市白领生活的现实向职场文,没有金手指,没有狗血冲突,只是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普通女性在职场的成长与挣扎。
“这不就是我的日常吗?开会、写报告、处理人际关系……太真实了!杜拉拉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原来网文也可以不打怪升级,就写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看完《杜拉拉》,我学会了怎么做ppt,怎么跟领导沟通,这比看职场教科书有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