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光种华阳 作品

第645章 权衡术

金陵城的秋意渐浓,顾十七独坐茶室,面前炭火正旺,水汽蒸腾。窗外落叶纷飞,一如朝堂上瞬息万变的局势。

“十七哥,你急着找我,所为何事?”张承披着斗篷匆匆而入,肩头还沾着几片落叶。

顾十七不急着回答,先为妹夫斟上一杯热茶。“新政推行已有三月,可曾遇到什么难处?”

张承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卷奏折:“江南漕粮短缺,已有百姓开始囤粮。若不及早解决,恐生民变。但我昨日在朝会上提出此事,却遭几位老臣反对,说我是危言耸听。”

顾十七轻轻转动茶杯,目光深邃:“你可知道,自古以来的朝廷惯例,面对此等民生问题时,第一要务并非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甚至解决那些提出问题的百姓?”

张承愕然:“这...这岂非太过无情?”

“听起来确实没有人性。”顾十七点头,“但这种做法实则源于朝堂权力斗争。一个民生问题的出现,就会威胁执政者的威信,成为朝中反对派攻击的利器。”

他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卷史书:“你看,前朝末年,江北旱灾,当地官员第一时间上报灾情,结果不仅没有得到朝廷支援,反而被政敌借机攻讦,最终丢官罢职。而邻省官员隐瞒灾情,暗中调粮平抑粮价,反而得到升迁。”

张承皱眉:“所以十七哥是要我掩盖漕粮短缺之事?这岂不有违为官之本?”

顾十七叹了口气:“短期来看,我们确实需要适当控制事态,这不是为了欺瞒百姓,而是为了新政的顺利推行。若因此事让反对派抓住把柄,新政夭折,最终受害的还是百姓。”

他展开一幅江南漕运图:“但长期来看,我们要深化乡镇改革,从根本上减少民生矛盾。我有一策,可分三步走。”

张承倾身细听。

“第一步,明修栈道。”顾十七指点地图,“你明日可上奏,说要在江南修建新的漕运水道,以此为由从户部调拨银两。实际上,这部分银两可先用于从湖广急调粮草,平抑粮价。”

“第二步,暗度陈仓。”他继续道,“同时,你要派心腹之人深入江南各乡镇,清查粮仓实存,严惩贪腐官吏。但要暗中进行,不可打草惊蛇。”

“第三步,治本之策。”顾十七目光炯炯,“待粮价平稳后,你要推行新的漕运法,改革税赋制度,让利于民。如此,短期危机可解,长期弊病可除。”

张承若有所思:“所以不是简单地掩盖问题,而是先稳定局势,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