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使 作品
三百三十二章 改革(1)
凤翔节度使府内书房,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案上,给整个房间带来一丝明亮。 自吞并扶风麟游二镇以来,已经过去了数十日,这段时间里,京城传来的消息正如他和李振所预想的那样。
昭宗为了削弱杨复恭的势力,对他的吞并之举采取了默认的态度,甚至还象征性地拨了一些粮饷和军械物资。
这无疑是一个好的信号,说明他的行动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杨复恭在经历了这次事件后,在朝堂上也变得沉寂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嚣张跋扈,只是究竟他是真的退让了,还是再积蓄力量等待致命一击谁也不曾知晓。
关于薛知筹的死,虽然大伙都心知肚明,但没有人再去提起这个敏感的话题。
武定镇的护送队早已平安归来,李茂贞身死的消息让李倚彻底放下心来。
如今的凤翔已经安定,军心民心都已经归附于他,是时候在凤翔做出一些改变了。
相较于前些时日的肃杀氛围,今日的书房多了几分务实与专注。
李倚身着一袭紫色常服,随意地坐在书案后面,他的手中不再是那冰冷的节度使印,而是一卷标注详尽的凤翔、陇州十四县田亩户册初稿。
这份户册详细记录了这两个地区的土地面积、户籍人口以及农业生产等情况,是他进行改革的重要依据。
他对面,心腹幕僚李振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常,但眉宇间少了几分对颠覆性阻力的忧虑,多了几分对具体施政的精细筹谋。
窗外,亲兵巡逻的脚步声,如鼓点般规律而沉稳地回荡在这片土地上。这声音仿佛是一种宣告,昭示着这片土地已牢牢地掌控在李倚的手中。
李倚端坐在书房的案前,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的面庞。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户册,目光落在案上那几份写满条陈的绢帛上,指尖轻轻地点了点。
“兴绪,”李倚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凤翔之人心初定,陇州亦已归降于我。此非侥幸所致,实乃将士效命、父老期盼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