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使 作品

三百三十二章 改革(1)(第2页)

然欲使此二州十四县成我之根基所在,无论进可勤王靖难,退可保境安民,皆须力行改革方可。”

李振站在一旁,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他轻抚着自己的短须,沉思片刻后,声音沉稳而清晰地说道:“大王所言甚是。现今局势于我等有利,人心所向,实乃推行新政之良辰。

但,常言道,百足之虫,虽死犹僵;积弊之政,革除之需巧法妙策。虽或遇些许阻碍,只是此阻碍非源自昔日李茂贞余孽之生死反噬,更多乃旧制之惯性、利益之微调及执行中之艰难也。”

李倚点点头,随即眼神坚定道:“无论遇到多大阻碍,都必须推行下去。”

稍作停顿,李倚拿起一份具体改革初稿递给李振,沉声道:“兴绪,这是我的初步构想,你替我斟酌斟酌。”

李振接过初稿,认真审视起来。

“军队,乃安身立命之根本,军中改革,至关重要,我决定从永宁军、凤翔精骑、神策精兵、陇州悍卒中遴选出精锐,组建四支禁军,分忠义、定西、平南、安北四军。使其成为征战天下,能打硬仗的王牌之师。

同时在凤翔设置十四折冲府以为补充,用以提供稳定兵源,维护地方治安、充当野战军后备力量,并实行寓兵于农之策,以减轻财政负担。此外,从四支禁军及折冲府中“百里挑一”,作为我的侍卫亲军。”

李倚缓缓说出自己的想法。

李振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李倚的讲述,同时仔细审视着手中的初稿。

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点头表示认同,过了一会儿,才开始有条不紊地分析其中的关键问题:

“大王已然确立了四支禁军之名与主将,此乃构建军队之根基。

然陇州之悍卒与凤翔之精骑,其作战之法与习惯迥异;神策外镇与永宁军亦各有其传统。若强行将之揉合,极易滋生矛盾与隔阂,反致战力削弱。

故当务之急,乃是制定一套统一之操典、号令与赏罚之制,并通过高强度之合练,使各军熟悉且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