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磨砺
高三的第一次月考在紧张的氛围中拉开帷幕,语文考场里静悄悄的,只有笔尖在试卷上摩挲的沙沙声。叶子明紧盯着眼前的语文试卷,眉头拧成了麻花,额头上也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作文题目“高中带给我们的哲理”像是一道难以逾越的沟壑横在他面前。他的目光在题目与作文纸上反复游移,脑海里却一片混乱,那些平时积累的素材此刻仿佛都跟他玩起了捉迷藏,怎么也想不起来。
顾云立也没好到哪儿去,他手中的笔在指尖不停地转动,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他试图从高中生活的点滴中挖掘出所谓的“哲理”,可思绪却像断了线的风筝,越飘越远。他心里暗暗叫苦:这题目出得也太刁钻了,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啊!
唐青青更是心急如焚,她咬着嘴唇,在草稿纸上胡乱地写着一些零散的句子,可怎么看都觉得不满意。她心里不停地埋怨:这出题老师是不是故意为难我们啊,这题目简直不是人写的!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三人像是被释放的囚犯,长舒了一口气,垂头丧气地走出考场。
“这语文题也太难了吧,尤其是那作文,我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叶子明率先发起了牢骚。
顾云立无奈地摇摇头:“是啊,那题目‘高中带给我们的哲理’,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几个深刻的观点,感觉这次作文要凉凉了。”
唐青青也附和道:“可不是嘛,这出题老师脑洞也太大了,咱高中生活不就是学习、考试,哪有那么多哲理可写啊。”
这时,3班班主任走了过来,看着他们抓狂的模样,心中也不是滋味。毕竟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为考试发愁,她心里也不好受。
童世婷看到他们这副模样,忍不住叹了口气,心中想着:明知道要考试了,还整天吊儿郎当的,这下吃苦头了吧。她带着一丝高傲的神情走过去,说道:“你们啊,平时不好好积累,现在知道着急了吧。这个作文题目虽然有点难,但也不是无从下手。高中生活其实处处都蕴含着哲理,比如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断克服的过程,就体现了坚持和努力的哲理;我们和同学们相处,学会理解和包容,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哲理。你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结合具体事例,深入阐述,不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了嘛。”
叶子明听了,恍然大悟:“哎呀,世婷,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唐青青也有些懊恼:“是啊,我光着急了,都没往这些方面想。”
顾云立则苦笑着说:“唉,现在说这些也晚了,希望下次考试能吸取教训吧。”
唐大庭满心期待地把赵盈芝带到了木雕车间,他热情地向赵盈芝介绍着这里的一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盈芝,你看,这就是我们的木雕车间。你可以利用你的机械精雕技术,先从一些简单的木雕部件做起,然后我们再进行手工组装和精细雕琢,这样既能提高产量,又能保证木雕的品质。而且国外市场对我们的木雕需求量很大,一旦我们实现量产,那前景简直不可限量啊!”
赵盈芝一边听,一边仔细地观察着车间里的各种工具和木雕半成品,越听越觉得有兴趣。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精雕技术在这里大放异彩,与传统木雕工艺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然而,叶兆康得知唐大庭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还把赵盈芝带到了车间,顿时情绪失控。他怒气冲冲地走过来,对着唐大庭和赵盈芝大吼道:“这里不欢迎你们!我们木雕车间一直秉持着传统的手工工艺,这是我们的根本,不能被你们这样破坏!”
林宏宇听到吼声,赶忙跑过来劝架。他本想两边都安抚一下,却因为太过着急,说错了话:“师傅,您别这么固执,唐叔叔的想法说不定真能让车间发展得更好呢。”
叶兆康一听,更加生气了,他转头狠狠地责备林宏宇:“你说什么?你这小子,胳膊肘往外拐啊!你在这车间也学了这么久,难道不知道传统工艺的珍贵吗?怎么能帮着外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