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有些话不用明说(第3页)
争先固然重要,但他的这一步,恰是争先之道。”
钟正国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其次,他的行动立场明确,有助于团结。
一个地方不应只有一个声音,赵立春的一言堂早已饱受批评。
高育良此举,为自己聚集了一批人。
那些不愿依附赵立春的人,自然会投向他这边。
更重要的是,随着两派的形成,必定会出现观望者。
赵立春原本的支持者和资源可能因此被分散。
这对赵立春无疑是重大打击,而对高育良来说,这些本不属于他的资源反而成了助力。
你说,这算利大于弊吗?”
钟小艾点头表示明白。
钟正国进一步补充道:“最关键的是,汉东一直传闻高育良是赵立春的追随者。
真相如何,暂且不论。
但他这一招确实为自己赢得了优势。
加上他的立场和态度,或许真的能引起高层注意,给他带来晋升的机会。”
“确实是这样。”
“至于高层的最终决定,我也无法妄加揣测。”
“自我的角度看去。”
“他这一着棋,堪称一损而九利。”
“虽失去赵立春的信任。”
“却换来了其余九人的全力相助。”
“这到底是福是祸?”
钟小艾淡然一笑:“依我之见,他若能如父亲这般突破汉东的束缚,才算真正圆满。”
呵呵。
钟正国轻点她指尖,确实如此。
在他眼中,
高育良此举利大于弊。
然而,若滞留汉东,恐弊多于利。
他在汉大的根基虽助其在汉东游刃有余,
但也令他在至关重要的最后一刻举步维艰。
钟小艾忽问:“爹,您的事定了?”
钟正国含笑答:“大致敲定。”
钟小艾靠近,追问:“何事?”
钟正国坦然:“不出意外的话,应是纪律领域。”
纪律?!
钟小艾眸光微亮。
那可是实权岗位!
哼哼。
祁同伟。
看吧,钟声未起时,你可按兵不动;
如今钟声已响,岂容再犹豫?
巧合的是,
钟小艾正想起祁同伟之际,
钟正国也提到此人:“你那位汉东友人祁同伟,近日动静不小。”
父亲目光投来,钟小艾心惊,唯恐心事泄露。
忙辩解:“他本就如此性子,好惹事端,又闯何祸?”
钟正国莞尔:“你慌什么?”
钟小艾扬脖道:“朋友嘛,多留意无妨,没准将来还能共事。”
钟正道:“高层欲调他离监察系统,入纪律部门。”
?!
钟小艾惊诧:“去搞纪律?”
钟正国点头:“不过司法那边不肯放手。”
“人家正喂得妥帖,怎肯轻易让步?”
钟小艾不信:“高层为何争抢?我觉得他平平无奇。”
钟正道:“你低估他了。”
“他所做每件事,皆非易事。”
“尤其缉毐、扫黑上的成就。”
“屡次铲除败类。”
“纪律部门怎会不眼热?”
钟小艾有些意外:“他竟成香饽饽?”
还有些事,钟正国并未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