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泽你选的吗 作品

第68章 朝歌城五险一金(第2页)

帝辛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下王座台阶,目光扫视着群臣,继续说道:“诸位爱卿皆是我大商之栋梁,当齐心协力,为这改革之举贡献心力。孤期望在这朝堂之上,能率先形成典范,让每一位官员都能深切领悟这《社会保险制度》之精妙。待朝堂运转顺畅,成效初显,便要将其逐步推行至大商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

他微微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孤坚信,此制度一旦全面施行,大商必将万民归心,国力昌盛。届时,我大商定能成为整个人族之中最为耀眼的存在,无论是文化、经济还是民生福祉,都将引领人族之潮流,成为四方朝拜、万邦敬仰的伟大国度。孤与诸位爱卿,都将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铸就大商不朽的辉煌!”

帝辛端坐在威严的王座之上,俯视着朝堂上高呼“大王圣明”的群臣。他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那整齐划一的赞颂声确实让他感受到了作为君主的无上权威与荣耀,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觉得自己所推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得到了群臣的认可,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商在这一制度的变革下走向更为辉煌的未来,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忠心耿耿,国家繁荣昌盛,而自己也将作为一代明君被载入史册,流芳千古。

然而,另一方面,他也并非毫无察觉。从群臣最初的议论纷纷中,他能敏锐地捕捉到部分臣子的疑虑与担忧。他深知这一制度的推行绝非易事,虽然此刻众人皆口呼圣明,但真正实施起来,必然会触动许多既得利益者,面临诸多阻碍与挑战。他在心里默默思索着应对之策,思考着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让这一制度能够顺利落地生根,同时也暗暗警惕着那些表面顺从,实则可能心怀叵测的臣子,担心他们在背后搞小动作,破坏自己的改革大计。他明白,自己必须要以坚定的决心和智慧,引领大商走过这一变革的关键时期。

随着《社会保险制度》在朝廷上有条不紊地逐步推行开来,整个朝堂的氛围都悄然发生了变化。大臣们开始切实享受到这一制度带来的种种好处,养老保险让他们不再忧心年老后的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在偶有伤病时给予了有力支撑,失业保险仿佛给仕途上可能出现的坎坷铺上了缓冲垫,工伤保险更是为处理公事时的意外情况增添了一份安心,生育保险让家中添丁之事也多了一重助力,朝堂年金更是额外的一份厚礼。

每一位大臣都真切地得到了自己应得的那份利益,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往日朝堂议事时偶尔还会出现的愁容与忧虑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彼此碰面时,总会兴奋地谈论着这制度的种种妙处,感慨大王的高瞻远瞩与圣明决策,整个朝廷上下仿佛被注入了一股蓬勃的活力,充满着对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对这一制度在大商全境的推行越发充满信心了。

时光悄然流转,如潺潺溪水般缓缓逝去,不知不觉间,两三个月的光阴就这么过去了。在这段日子里,《社会保险制度》和《人口普查制度》宛如一颗希望的种子,从朝廷这片土壤慢慢扎根,而后向着民间广袤的大地伸展出枝蔓。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朝歌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谈论着这从未听闻过的“五险一金”制度。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者,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他们感慨着自己辛劳一生,从未想过能有免除徭役,还由国家供养的这天,往后的日子终于可以安稳度过,不必再为生计发愁。

年轻力壮的后生们,也为这制度叫好,想着即便遭遇伤病、失业等意外情况,亦能有所依靠,心中多了一份踏实感。家中有妇人待产的,更是对生育保险满怀期待,仿佛看到了未来添丁进口时能得到的保障。整个朝歌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悦和期待之中,百姓们由衷地赞叹帝辛的贤明,对大商王朝的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大街小巷都洋溢着对这一利民好政策的称赞声。

眼见《社会保险》和《人口普查》已在朝歌城里变得人尽皆知,街头巷尾都在热议这一利民新政,帝辛站在王宫高处,俯瞰着热闹非凡的城郭,心中暗自思忖:“看来此番改革已让城中百姓知晓得差不多了,如今正是趁热打铁、全面推行的好时机呀,孤需得有个专门的机构来操持此事,方可让这制度落地生根,长久施行。”

想到此处,帝辛当机立断,即刻下旨设立了《大商王朝保险司》这一重要的大商机构。旨意一下,朝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选拔贤能之士、精通算术与民政之人进入其中。这保险司所在之地很快就热闹起来,官员们忙着规划细则,梳理流程,为后续将社会保险制度推广至大商的每一处角落做着精心准备,仿佛已看到大商因这一制度而越发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前景。

朝歌城里,百姓们听闻帝辛设立了《大商王朝保险司》,个个都喜上眉梢,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喜悦的氛围,大家纷纷拍手叫好,那欢呼声仿佛要将整个城池都给“掀翻”了。

城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商人们,更是迫不及待,呼朋唤友地朝着《大商王朝保险司》蜂拥而去。一到那儿,便将心中的疑问一股脑儿地抛了出来,急切地询问如何才能拥有保险。保险司里的官员们个个态度亲和,耐心十足,将保险的各项细则、办理流程等内容,事无巨细地一一讲解开来,还手把手地告知他们具体该如何操作。

商人们按照指引,顺利地为自己、为家人、为伙计们都办理好了保险。这下子,他们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走在路上都感觉脚步格外轻快。一路上,他们逢人便夸赞帝辛的贤明,感慨大商能有这样一位为百姓谋福祉的好大王,真是万民之幸,国家之福啊。整个朝歌城都沉浸在这一片对大王感恩、对未来美好生活憧憬的欢快氛围之中。

帝辛决意推行《人口普查制度》之初,仿若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风波乍起。诸多奴隶主与达官显贵,因一己私欲,妄图隐匿奴隶之数,拒不将名下奴隶登记造册。他们相互勾结,暗通声气,对帝辛之诏令阳奉阴违,致使普查之制寸步难行,几近夭折。

帝辛闻知此况,龙颜大怒,拍案而起:“朕之政令,岂容尔等肆意践踏!此普查关乎国本,若因汝等之私,致令朝纲紊乱,国将不国!”当即雷厉风行,遣重兵围剿抗命者府邸,将为首一干奴隶主与大官员尽数缉拿归案。朝堂之上,帝辛亲审,其威严赫赫,怒目而视,诸逆臣颤栗跪地,莫敢仰视。帝辛以铁血手段,或削其爵位,或抄没家财,或流放边地,以儆效尤。

经此雷霆惩戒,其余人心惊胆寒,再不敢有违逆之意。于是,《人口普查制度》如舟行顺水,渐次有序不紊地推行开来。各地官员不敢懈怠,纷纷恪尽职守,依制清查人口。百姓听闻帝辛此举,亦觉公允合理,多有配合。自此,朝歌之人口数据,缓缓汇聚成册,为国家之治理、民生之规划,奠定下坚厚基石。

时光悠悠,仿若白驹过隙,转瞬两个月已逝。在帝辛的强力推动与坚决整饬之下,《人口普查制度》如同一棵根基渐稳的巨树,于朝歌城中深深扎根,彻彻底底地施展开来。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忙碌的官吏,他们手持名册,逐户问询登记,事无巨细,皆入其录。百姓们亦渐明其意义,纷纷主动配合,或报上家中人口数目,或陈述亲眷详情。原本隐匿人口的奴隶主与官员们,经帝辛的严惩震慑,此刻也不敢再有丝毫隐瞒,乖乖将所属人口如实呈报。

晨曦微露,朝歌城笼罩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之中。帝辛与身姿婀娜的苏红儿三妖一道,站在城楼上眺望。只见城内城外,《社会保险制度》让百姓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安心与满足;《人口普查制度》也有条不紊地施行着,城中人口情况一目了然,便于各项规划有序开展。这一幕幕盛景,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帝辛龙颜大悦,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苏红儿三妖亦是眼中含笑,难掩心中畅快,那喜悦之情简直要满溢出来。他们深知,这两项制度若能这般持续推进,人族的未来必定一片光明,繁荣昌盛可期,大商的国之根基也会如同磐石般愈发稳固。

当下,帝辛心意已决,转头对苏红儿三妖说道:“此等好事,当与盘锐上仙分享才是,他那道观中必有更多治国理政、福泽苍生的高见,咱们明日便启程前往,也好再求些妙策,保我人族长盛不衰,在这世间铸就更为辉煌的传奇呀。”苏红儿三妖纷纷点头称是,眼中满是期待,仿佛已然看到在盘锐的指引下,人族迈向更高峰的美好画面。

帝辛与苏红儿三妖一路风尘,终于来到了盘锐那清幽的道观前。只见道观四周云雾缭绕,仙风道骨之气扑面而来。他们拾级而上,入得道观之中,见到盘锐正静坐蒲团之上,似在冥想。

帝辛赶忙上前,恭敬地拱手作揖,满脸笑意地说道:“上仙,此番特来向您道喜呀!如今人族可谓是一片兴盛之象,大街小巷都洋溢着喜悦与生机。您此前赠予我们的那两本书,一本关乎《社会保险制度》,一本涉及《人口普查制度》,真真是居功甚伟啊!如今这两项制度在人族顺利施行,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根基稳固,我等都对您的高瞻远瞩钦佩不已,人族能有今日这般好光景,离不开您的点拨与指引呐。”苏红儿等三妖也在旁微微欠身,附和着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与崇敬之色,齐齐望向盘锐,静候他的回应。

盘锐静静地听完帝辛所言,原本平和的面容上渐渐浮现出一丝忧虑,他轻轻叹息一声,缓缓开口道:“你们如今只瞧见朝歌城表面上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根基看似稳固,可这背后啊,却是内忧外患重重。虽说你们凭借那两项制度,暂时将那些大地主、大官员给压制住了,让他们不敢公然造次,可这底下啊,犹如平静海面之下暗藏汹涌波涛,暗流一直在涌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