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朝歌城五险一金(第3页)
盘锐站起身来,背着手踱步,眉头微皱继续说道:“那些大地主、大官员岂会甘心失去既得利益,他们暗地里定在伺机而动,或勾结外部势力,或在民间煽动不满情绪,妄图寻得机会反扑。而周边诸国对大商的昌盛亦是虎视眈眈,一旦大商内部稍有差池,他们便会如饿狼般扑来。所以啊,切不可被眼前这看似祥和的景象蒙蔽了双眼,还需早做绸缪才是呀。”话语间满是对人族未来的担忧,帝辛与苏红儿三妖听闻,脸上的喜悦之色渐渐褪去,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盘锐微微皱眉,目光凝重,紧接着又说道:“你们且想想,这两项政策在朝歌城里推行,毕竟是在你们眼皮子底下,实施起来自然没人能轻易阻拦。可那八百诸侯,各据一方,势力盘根错节,他们可不会乖乖听从你们的安排啊。”
他看着帝辛,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警醒:“帝辛啊,你觉得那些诸侯会心甘情愿地接纳你们这一套制度吗?他们在自己的领地称王称霸惯了,只图自身利益,哪会管什么人族兴盛、百姓福祉。你们如今满心期待他们能听从指挥,配合施行,那可真是痴心妄想了呀。这八百诸侯,就是摆在你们面前的一道难关,若处理不好,人族的安稳、大商的繁荣,恐怕都只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啊。”帝辛听了这话,眉头紧锁,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忧虑,苏红儿三妖也面面相觑,一时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盘锐微微摇头,一脸严肃地又说道:“帝辛啊,你们如今这般急切地推行这些制度,看似成效显着,可却忽略了诸多隐患呐。照这样下去,日后朝歌城恐怕会变成整个人族里最不合群的存在呀。你们这就好比是饿极了的人,见到个大胖子,想也不想就一口给吞下去了,全然不顾自己能不能消化得了。”
他背着手,在原地缓缓踱步,继续语重心长地劝说道:“要知道,凡事都得循序渐进,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治理人族、推行新政本就是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你们现在步子迈得太大,太急了些呀。那些诸侯还未完全接纳、理解你们的做法,民间也还需时间去适应和磨合,贸然如此大跨步地推进,只会让各方都觉得突兀,心生抵触,长此以往,这诸多矛盾积攒起来,那可就棘手了啊。所以啊,往后行事还得沉稳些,徐徐图之才是正理。”帝辛听了这番话,不禁面露惭色,心中也开始反思自己此前的做法,苏红儿三妖亦是若有所思,默默不语。
帝辛听了盘锐的话,心中急切,赶忙拱手道:“还请上仙教我具体该当如何行事,方能化解这潜在的危机。”
盘锐微微点头,不紧不慢地说道:“首先,你要逐步收回诸侯的部分军事、财政权力。在军事上,明确规定各诸侯的军队规模,严禁其私自扩充,可根据其领地大小、人口数量等因素,合理设定军队上限,超出部分予以裁撤或收归中央。同时,加强对军队调动的管控,非经中央许可,诸侯不得擅自调兵。”
“在财政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要求诸侯定期上报领地内的财政收支情况,包括田赋、商税、贡赋等各项收入及开支明细。中央可派遣专业的官吏前往各地核查账目,防止诸侯中饱私囊或瞒报漏报。对于一些重要的财源,可适当收归中央统一管理,减少诸侯的自主性。”
“此外,设立专门的巡查御史至关重要。这些巡查御史需选拔清正廉洁、精明能干之人担任,定期到各地诸侯领地巡查。他们要实地考察诸侯的施政情况,是否严格执行中央政令,有无欺压百姓、横征暴敛等违法乱纪行为。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中央,中央必须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迁就,以此来彰显中央的权威,确保诸侯不敢肆意妄为。”
帝辛一边听一边点头,心中暗暗思索着如何将这些措施付诸实践,苏红儿三妖也在一旁认真聆听,铭记于心。
盘锐手捻胡须,缓缓开口接着说道:“帝辛啊,还有一计,你可以找个由头,邀请各个诸侯来朝歌城里商议要事。名义上呢,是共商国是,让大家一起为大商的发展出谋划策,可实际上啊,就是借机把那些有威胁的诸侯给看押起来,以此来削弱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加强你这边的掌控。”
“不过呢,倒也不用一股脑儿地把八百诸侯都看管起来,那样动静太大,容易激起众怒。你只需重点看管那几个势力最大、最有可能生事的诸侯便可。像西伯侯姬昌,此人素有贤名,在西岐深得民心,又广纳贤才,其野心不可小觑啊;南伯侯鄂崇禹,性格刚硬,在南方诸侯里威望颇高,对朝歌的政令向来是阳奉阴违;还有冀州侯苏护他骨子里对当下这局势也是心怀不满,难保不会有什么动作;以及陈塘关的李靖,别看他现在还算是安分守己,可那也是一员猛将,手中握有兵权,一旦有了异心,也是个麻烦事儿。把这几位看管起来,其余诸侯没了主心骨,也就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了。”
“至于剩下的,你大可放心些。那东伯侯姜桓楚,本就是你的岳父,于情于理都会向着你,不会做出对你不利的事儿;北伯侯崇侯虎,向来唯你马首是瞻,算是你的小弟了,自然会乖乖听从你的吩咐。而北海那边的袁福通,有闻太师在那镇压着,一时半会儿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你如此这般行事,既能稳住局势,又不至于把各方关系都弄得太僵,徐徐图之,大商的安稳也就有了保障呐。”
帝辛听着盘锐的这番谋划,眉头微皱,心中权衡着其中利弊,苏红儿三妖也在一旁思索着这计策的可行性,一时之间,屋内气氛略显凝重。
帝辛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转身对着盘锐拱手说道:“上仙啊,您方才所言极是,这些诸侯着实是我人族大兴的阻碍呀。依孤看,与其只是将他们看押起来,倒不如想个周全的理由,直接把他们都给杀了,也好永绝后患,如此一来,大商推行新政再无那些掣肘之人,我人族走向兴盛之路便顺畅许多了,上仙您觉得这般做法如何啊?”说罢,帝辛目光灼灼地望着盘锐,期待着他能给出肯定的回应,苏红儿三妖在旁听闻,也都微微一怔,看向盘锐,等待他的决断。
盘锐听了帝辛的话,不禁微微皱眉,连连摇头道:“此事万万不可啊!你若贸然将他们都给杀掉,那可就捅了大娄子了。要知道,这些诸侯在天下各处经营多年,各自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势力和人脉,牵一发而动全身呐。你一旦大开杀戒,其余的诸侯必定人人自危,到时候他们定会联合起来造你的反,整个天下都会陷入战乱之中,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呀。”
盘锐背着手,缓缓踱步,继续耐心劝说道:“倒不如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法子,徐徐图之。你慢慢去实施那些削弱他们权力、加强中央掌控的举措,一步一步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失去对抗的资本。即便他们最后有所察觉,可那时大势已去,也只能干瞪眼,无计可施了。毕竟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咱们通过推行各项利民政策,已经让整个人族的百姓都认可了中央的权威,百姓们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人心所向皆在大商这边,那些诸侯再想兴风作浪,也是螳臂当车,成不了气候了呀。大王您可得慎之又慎,切莫冲动行事啊。”帝辛听了这番话,若有所思,脸上的狠厉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与思索的神情,苏红儿三妖也纷纷点头,觉得盘锐所言甚是有理。
帝辛与苏红儿三妖听了盘锐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话语后,先是微微一愣,随后脸上皆露出恍然之色,不禁齐齐点头称是。
帝辛一脸恭敬地再次拱手行礼,诚恳说道:“多谢上仙的悉心教导,方才孤险些冲动行事,酿成大祸,幸得上仙点明利害,让孤茅塞顿开。您这一番话如醍醐灌顶,我等定当牢牢谨记,往后行事定依上仙所言,徐徐图之,万不敢再莽撞了。”
苏红儿三妖也赶忙欠身行礼,眼中满是感激与钦佩,附和道:“上仙高见,着实让我们受益匪浅,往后必谨遵教诲,还望上仙往后能再多赐些良策,以保我人族安稳,大商兴盛呀。”说罢,几人都一脸期待地望向盘锐,盼着他能再多说些治国理政的金玉良言。
帝辛与苏红儿三妖满怀壮志地回到朝歌城后,立刻全身心投入到盘锐计划的实施之中。
帝辛率先召集了朝中亲信大臣,于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将盘锐的策略详细阐述。他目光坚定而威严,令大臣们分组行动,一组负责筹备与诸侯商议之事,精心挑选合适的借口与时机,拟定邀请函,务必要让诸侯们毫无防备地前来朝歌;另一组则着手组建秘密的监管队伍,从忠诚可靠、精明能干的将士与官吏中选拔人才,严格训练,教授他们暗中监视与情报收集的技巧,以便密切关注诸侯们在朝歌的一举一动以及其领地内的风吹草动。
在经济方面,帝辛大力支持商业发展,鼓励各地商人往来贸易,同时派遣能臣到各地指导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百姓们因生活日渐富足,对帝辛的统治越发拥护,朝歌城的繁荣景象也引得其他地方的百姓心生向往。
苏红儿三妖则利用她们的魅力与智慧,游走于朝歌的权贵之间,巧妙地探听各方对新政的态度,安抚可能出现的反对声音,传播帝辛推行新政是为了大商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理念,为后续计划的顺利开展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对于诸侯领地,帝辛依照盘锐的建议,逐步加强对其财政的监管。他派遣专业的财政官员以协助之名,逐步纳入中央的监管范围。在军事上,以边境防御为由,限制诸侯军队的扩充,削减不必要的军备开支,并将部分优质的兵器制造资源收归中央调配。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歌城在帝辛和苏红儿三妖的努力下,正一步步向着盘锐所规划的方向稳步前行,大商的根基也在悄然间愈发稳固,人族走向兴盛的曙光似乎已在眼前隐隐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