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台家和 作品

第3章 李存勖的"皇帝变形记"与后梁的最后疯狂(第2页)

朱友珪嘴角泛起一抹狰狞的冷笑,他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宫殿里回荡,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而决绝。

“老爹,你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一切都太晚了!”他的声音冰冷而无情,仿佛来自地狱的恶鬼。

朱温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地看着逐渐逼近的朱友珪,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突然,朱友珪像一头凶猛的野兽一样扑向前去,他的速度快如闪电,让人猝不及防。只见他一把揪住朱温的衣领,手中的钢刀闪烁着寒光,毫不犹豫地朝着朱温的胸口狠狠捅去。

朱温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让人毛骨悚然。他的眼睛瞪得滚圆,仿佛要从眼眶里掉出来一般,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和绝望。

这位曾经从砀山地痞一路逆袭成为开国皇帝的枭雄,一生经历无数风雨,却最终在这场荒唐的宫廷内斗中,惨死在自己亲儿子的手中。

朱温的身体缓缓倒下,鲜血染红了他身下的地毯,形成了一滩触目惊心的血泊。他的生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所有的荣华富贵、权力欲望都随着他的死亡而烟消云散。

黎明破晓之际,晨曦透过厚重的云层洒在皇宫的殿宇之上,将那一片被鲜血染红的地面映照得格外刺眼。然而,就在这光天化日之下,皇宫中的血迹却被人匆匆忙忙地清理干净,仿佛昨夜的那场血腥屠杀从未发生过一般。

朱友珪站在那空荡荡的宫殿之中,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的身上还残留着父亲的鲜血,那股浓烈的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让人作呕。但他却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登上皇位的必经之路。

朱友珪对外宣称“先帝急病驾崩”,这个谎言在他的口中说得如此自然,仿佛他真的对父亲的死感到悲痛万分。然而,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不过是他为了掩盖自己罪行而编造的一个谎言罢了。

在一片虚假的哀鸣声中,朱友珪踩着父亲的鲜血,缓缓地登上了那把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那把龙椅在晨曦的照耀下,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所见证的无数血腥与杀戮。

然而,朱友珪并没有意识到,这把沾满血腥的龙椅,将会给他带来无尽的麻烦和不安。他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位,可以尽情享受权力带来的荣华富贵。但他却不知道,这弑父得来的皇位,就如同坐在火山口上一般,随时都可能被那喷涌而出的岩浆所吞噬。

二、李存勖的"膨胀之路":从复仇英雄到昏君的转变

灭掉刘守光之后,李存勖的自信心就像被吹了气的皮球一样,不断膨胀,一天比一天更加高涨。他心中暗自思忖:父亲的遗愿如今已经完成了大半,接下来,也是时候该给自己正正名分了。

于是,在魏州的牙帐之中,李存勖穿上了那件早已准备好的龙袍。这件龙袍由最顶级的丝绸制成,上面绣着精美的金龙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李存勖站在高台上,他的身影显得高大而威严。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远远地传了出去,甚至能够传到三里之外:“当年,高祖太宗打下的盛世,被朱温那贼子给毁了!但是今天,朕就要亲手将这失去的一切都夺回来!朕要让李唐的旗号,重新飘扬在中原大地之上!”

他的话语充满了力量和决心,让底下黑压压的文武百官们都不禁为之动容。他们纷纷跪地叩拜,高呼万岁,表达对新皇帝的敬意和支持。

称帝初期的李存勖,心中仿佛燃烧着一团熊熊烈火,他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于是,他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首先,他命令官员们仔细清点军队。那些年老体弱、身患疾病的士兵被毫不留情地裁汰掉,只留下身强体壮、技艺精湛的精锐之士。这些精锐每天都要接受严格的操练,以提升他们的战斗能力。

与此同时,李存勖深知百姓的生活对于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因此,他果断地下达旨意,减免赋税,让百姓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生产,休养生息。

在魏州的街头巷尾,人们纷纷传颂着新皇帝的善举。老百姓们见面时,都会兴奋地念叨:“新皇帝比朱温那暴君强多了!这下咱们的日子可有盼头啦!”他们对李存勖充满了期待和希望,相信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然而,这种干劲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他骨子里的“戏瘾”如同被压抑已久的火山一般,终于爆发了出来。李存勖自幼便对戏曲情有独钟,这份热爱在他登上皇位后变得愈发强烈,毫无顾忌。

于是,皇宫内院成为了他的戏曲王国,他豢养了上百位技艺精湛的伶人,这些伶人日夜陪伴在他身旁,与他一同排练各种剧目。李存勖不仅沉醉于欣赏伶人的表演,更是亲自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为了更好地融入这个戏剧世界,他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李天下”。每当他换上华丽的戏服,涂抹上鲜艳的油彩,便仿佛完全忘却了自己皇帝的身份,与那些伶人们融为一体,让人难以分辨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皇帝,谁又是扮演皇帝的戏子。

话说有一回,皇帝李存勖心血来潮,想要在御花园里搭台唱戏,好好地乐一乐。于是乎,宫廷里的伶人们就忙碌起来,又是搭台又是化妆的,好不热闹。

到了正式开演的时候,李存勖亲自登台,扮演起了主角。他唱得那叫一个投入啊,完全沉浸在了戏中的角色里,一会儿唱念做打,一会儿手舞足蹈,好不精彩!

就在李存勖演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他站在台上大喊一声:“李天下!李天下在哪里?”这一嗓子可真是石破天惊,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

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一个叫敬新磨的伶人,“噔噔噔”地像一阵风似的冲上了台,二话不说,抬手就给了李存勖一巴掌。

这一巴掌可真是打得结结实实,只听得“啪”的一声脆响,回荡在整个御花园里。满场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一个个目瞪口呆,连大气都不敢出,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而被打了一巴掌的李存勖呢,他捂着脸,完全愣住了。他活了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敢对他动手动脚的,更别说是打他一巴掌了!

敬新磨却理直气壮地说:“陛下,‘李天下’是您的名号,天下只有一个,您喊谁呢?”李存勖愣了愣,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捂着腮帮子说:“好你个敬新磨,胆子比谁都大!敢打朕的脸,赏!”当场赏了他一堆金银,这事竟就这么过去了。可底下的大臣们看着,心里都凉了半截——皇帝把戏台当朝堂,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更要命的是,他把朝堂当成了戏台子,宠信的不是功臣老将,而是身边的宦官和伶人。那些伶人仗着皇帝的势,在宫外抢田夺地,甚至对大臣指手画脚,没人敢管。

郭崇韬是跟他出生入死的谋士,当年灭后梁、平前蜀,立下的功劳能堆成山。可就因为他看不惯宦官乱政,说了几句公道话,就被宦官们记恨上了。他们在李存勖耳边吹风,说郭崇韬在蜀地拥兵自重,要谋反。

李存勖那时候正被戏文迷得晕头转向,竟真信了这话。他连调查都懒得做,直接下旨,让蜀地的将领处死郭崇韬。

郭崇韬接到赐死的圣旨时,正在营里看地图,计划着怎么安定蜀地。他捧着圣旨,手都在抖,仰天长叹:“我郭崇韬跟着陛下打了半辈子仗,从幽州打到蜀地,身上的伤疤比军功章还多,没想到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他望着北方的方向,眼里的泪掉了下来,“陛下啊陛下,你真是被猪油蒙了心!”

刀落的那一刻,蜀地的将士们都红了眼。而消息传到洛阳,那些跟着李存勖打天下的老将们,个个心凉如水——连郭崇韬这样的功臣都落得如此下场,下一个会是谁?

后唐的朝堂,渐渐被一层阴影笼罩。李存勖还在戏台上演着“李天下”的威风,却没看到,台下的人心,早已散了。

三、朱友贞的"救火队长"生涯:后梁末代皇帝的无奈

朱友珪踩着父亲朱温的血坐上龙椅,屁股还没把龙椅焐热,弟弟朱友贞就联合一群对他不满的大臣,打着“诛逆子”的旗号杀进了皇宫。朱友珪刚当了半年皇帝,就被乱兵砍了脑袋,连个像样的庙号都没捞着。

朱友贞捡了个烂摊子,登基那天看着朝堂上愁云惨淡的大臣,自己先红了眼眶。他拍着龙椅扶手,声音发颤:“各位爱卿,先帝留下的江山成了这副模样,朕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守啊!”底下的大臣们跟着叹气,有老臣出列奏道:“陛下,难啊!李存勖在北边虎视眈眈,天天派兵在边境挑衅;咱们的军队打了太多败仗,士气低得抬不起头;国库更是空得能跑老鼠……”

为了稳住局面,朱友贞把希望寄托在了老将王彦章身上。这位外号“王铁枪”的将军,据说能单手挥舞几十斤重的铁枪,当年跟着朱温打天下时,一枪能挑翻三个骑兵,打起仗来不要命。朱友贞亲自把他召到殿上,捧着酒杯说:“王将军,后梁的安危全靠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