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凭玉须颁罪己诏,止车应受直臣章(第3页)
烽烟锁尽旧谯楼,雁字不传家信远。十载边尘埋忠骨,荒蒿没尽旧英贤。甲冷霜皴弦煮断,炊骸爨骨泣寒烟。粮车暗向胡庭转,恨似长城未肯填!
忠魂眦裂冲天号,要把奸邪碎寸磔!城陷犹擎汉家帜,弹痕叠叠血痂高。愤掣青锋诛逆竖,掷矛指贼怒冲霄!声嘶裂骨飙风动,敢教胡虏魂魄销!
誓啖酋心作脯肉,渴餐奸血为香醪。收骨筑台临落日,酹酒同话旧旌旄。英魂未肯随尘老,要向苍穹认剑刀!忆昔孤城困三月,弦糜煮粥气犹豪。笑谓 "将军休怅望,我辈锋芒尚可操"!
言犹在耳惊潮涌,恍见儿郎把臂招。巷战肉为城壁挡,壮士身膏野蒿苗。老兵断臂啮矛怒,喉里犹呼 "护圻壕"!忠骸尚带三尺刃,血溅残垣映日烧!援军鼓角穿云至,敌胁降旗岂肯摇!"
尔见砖间凝血未?尔观齿印入锋刀?这是华夏铮铮骨,与天同寿共昭昭!"刃拟高悬惊士气,吾宁碎首不折腰!恨未与君同战死,黄泉路上少故交!昔年屯田春陇上,曾约 "三载烽燧销"。
愿得仓盈供老弱,安食新麦免征徭。旧语恍随残风逝,空对长天忆故樵。谁料内奸通敌寇,致令胡马踏河皋!眼睁睁见膏锋锷,骨积荒丘火未消!此冤要向苍天诉,血浸青史永不凋!
血书已藏幽甓下,砖痕密记众奸骄。待得王师清丑类,告慰泉台酒一瓢。家山幸有孤臣在,莫教胡尘犯紫霄!
吾今以指蘸残血,书汝名姓在城腰:王二、张老栓、李小五……凡此六十二英豪,个个都是好儿郎!
北元可斩吾颅首,难灭胸中万丈飙!可毁吾身成齑粉,辱我华夏断难饶!这颗头颅悬城阙,要向苍穹表寸操 ——生为汉家鬼,死作汉家标!一声长啸惊胡骑,
看尔辈,怎当得,万里河山永不摇!
呜呼哀哉!尚飨!
片尾
大同卫忠烈祠前。
老张的断臂已能拄杖,他摸着祠壁的血书拓片,"弟兄骨嵌城砖缝" 一行字被指腹磨得发亮。狗剩的母亲捧着新收的小米,撒在岳峰塑像前 —— 今年的收成好,是朝廷免了徭役,又发了边军余粮。
谢渊率新募的边军列队祠前,少年士兵们齐声唱着那首《破阵子》,"共守这方土" 五字被唱得格外重。西风吹过十字街,卷起砖缝里的枯叶,像无数双眼睛在看:看新砌的城垣比旧墙更高,看粮台的 "岳" 字仓门映着夕阳,看镇刑司旧址改作的 "忠烈书院" 里,学童们正临摹那行血书 ——
"弟兄骨嵌城砖缝,名姓随蒿没?不," 老张对着塑像喃喃,"你们的名姓,早刻进这方土里了。"
风掠过祠前的老槐树,枝桠间似有甲叶轻响,像那年巷战里,岳峰喊的那句 "守住",穿过生死,落在每一寸他们用命护住的土地上。
卷尾
《大吴史?艺文志》载:"岳峰《破阵子?登楼愤书》,德佑十四年八月十七日书于大同卫西城楼。时,岳峰左臂断折,以右指蘸血书砖,字径三寸,笔锋如裂帛,血痕入石半分。北元兵欲铲去,大同士民以砖石护之,砖面遂留 ' 护字 ' 残痕 —— 后验为张老栓之子以斧凿护字所留,与峰血书重叠,如双血合璧。"
《玄夜卫档?碑刻录》补:"谢渊入大同后,命拓血书砖文,嵌忠烈祠壁。萧桓观拓片,见 ' 共守这方土 ' 五字,泪落拓纸,濡透 ' 土' 字三点,遂题 ' 血土同存 ' 四字于碑额。德佑十五年春,边军重整,每操演前必诵此词,声震雁门关,北元闻之,终德佑朝不敢近大同左近百里。"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