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马淳教七十岁鬼医如何治病(第2页)
宋青涯迷茫地抬头。
“枯荣引子就像一把过于锋利的刀。”马淳缓缓道,“它或许能割开垂死胎儿的‘茧’,却难以控制那刀刃本身带来的伤害。你要‘枯’中求‘荣’,这思路没错。”
“错的是药性过于霸烈,不懂收束,失了医道的‘中正平和’。须知过刚易折,过盛转衰。”
宋青涯眼神闪烁,“那……那该如何?”
马淳并未直接回答,反问:“你可试过当归身?”
“当归身?”宋青涯一怔,“那是补血圣品啊!”
“当归身有引血归经之功。”马淳目光悠远,“它补而不滞,引而不散。你钻研枯荣引,如逆激流而上,船小力薄,难免倾覆。当归身这类药,如顺流之舟,以养为引,润物无声。”
他语速平缓,却字字敲在宋青涯心上。
“譬如那发育不良之胎,先天之根已弱。你一剂猛火下去,纵能激起些许生机,不过是透支仅存的烛火。如同强拉弓弦,弦紧易断。”
“不如徐徐滋养,固其根本,一点点温养那点微弱的‘胎元之火’。如春日细雨,看似无声,却能使干涸的根脉重新萌发生机。这需要更精妙的配伍,更长久的耐心。”
马淳说着,拾起地上半根枯草梗,就着牢房地面浮尘,画出几味药名。
“当归身、桑寄生、杜仲炭、菟丝子……佐微量续断之引……”他低语,“取其‘生生’之意,慢慢培补亏损的精血根基……”
宋青涯直勾勾盯着地上那几味简单却精妙组合的药名,呼吸急促起来。
他脑中翻江倒海。
几十年钻入牛角尖的炼药之路。
那些失败的小小生命和绝望的母亲。此刻在眼前这年轻人寥寥数语勾勒出的图景里,似乎有了另一条出路。
一条不那么暴烈、不那么酷烈、充满了生养孕育之温情的路!
“徐徐滋养……培其根基……”宋青涯喃喃念着,“桑寄生固肾精,杜仲炭安胎强筋……妙!实在妙!”
他猛地抓住马淳手臂。
“老夫……老夫怎么就走进了死巷子?”他声音哽咽,“年轻时,我也想过调养为先啊!可……可世道人心太急了!那些父母看着瘦弱垂死的胎儿,恨不能立时见效!我被催逼着……”
他痛苦地摇头,老泪纵横。
“一剂下去,若见效,便是神医!若无效,则不如路边野狗!为了那点‘效’,我……我走偏了路!越走越歪!竟忘了医道的本心,在于养护生息!”
他抬起泪眼,望着马淳,浑浊的眼中第一次燃起久违的、属于医者的热切光芒。
“小子……小哥!你说这方子叫‘生生引’?它……它稳当吗?真能……真能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