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踩脸的猫咪 作品

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皇帝在一个王朝的稳定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皇帝本人为了保证家族荣耀的延续和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都需要一种特殊的方法来中和王朝下的各种势力,由此产生了“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简单来说就是治国之道、帝王学、统御天下之术三者糅合并用,以达到皇帝利用这种谋术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使皇权能安稳地延续下去,其范围涵盖十分广泛。在现代人看来,这可能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人君南面术”。

“帝王之术”到底有多玄乎?

1、治国之道

“帝王之术”在各种学术学问中或轻或重、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各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理论思想与治国之道。但总的来说,治国之道就是权谋学、运筹学、管理学、纵横术等多种学术综合运用。皇帝依据整体的社会规则,制定符合朝代要求的选官原则,以此来立国立法立德。

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基本纲领,但各个朝代在实际操作时又有所偏重,其内部性质会发生一定的转变。如汉初采用黄老之学,休养生息;但汉武帝时则独尊儒术,以德选官。

还有历代统治者常用的法家,“法、术、势”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在总结前人的思想的基础上所认为的“帝王之术”。“法”是一国政治之基本法律;“术”是帝王统治的手段与策略;“势”是一国之主的权威与尊严。这三者以巩固统治为出发点相辅相成,有机地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政治理论体系。

2、帝王学

《反经·大体》中:“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

所以说,对于古代的帝王,明赏罚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帝王,“功则赏,过则罚”,有一套自己的赏罚规矩秩序,往往会用奖赏与惩罚使将领或谋士忠心耿耿地为他所用。

除了赏罚,制衡也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位想要坐稳江山的皇帝,都把“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的方法使用地炉火纯青。制衡是我国古代皇帝用来巩固皇权与推动政治体系的发展的最常用的政治手段之一。

将相们大多在皇帝面前势如水火,在纷争中整合自己家族的内部关系,以求变得更加强大更有利于自己的生存。而皇帝则会扮演一个中间人的角色,调和两家的矛盾,以求势力达到一个均衡点。如唐朝的两相四将,就是皇帝最高明的分衡、分权。

臣子间的针锋相对或韬光养晦都是在促进制衡之术的发展与政体的完善。而当臣子们逾越了自己的本分,使皇权受到威胁,皇帝就会在暗中扶植新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