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命大臣(第2页)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曹真被册封为大将军,进封邵陵侯。后率军抵御蜀国诸葛亮进攻,迁大司马。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因病去世,谥号为元,配享□□(曹操)庙庭。
四、曹休
曹休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称为“千里驹”。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的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都督扬州,多次击破吴军,诱降吴将。曹丕驾崩,曹休受遗诏成为四大托孤大臣之一。曹叡即位后,官至大司马,成为曹魏武将之首,封长平侯。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在魏吴石亭之战中大败,不久因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谥号为壮。
五、陈群
陈群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陈氏,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操入主徐州时,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曹魏建立后,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陈群受诏辅政。曹叡即位,任司空、录尚书事,累封颍阴侯。青龙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病逝,谥号“靖”。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庙庭。
六、司马懿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托孤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临终时,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控制京都洛阳。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
七、曹爽
曹爽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大司马曹真的长子。公元239年(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病危,拜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与司马懿并为托孤大臣。少帝曹芳即位之后加侍中,改封武安侯。公元249年(正始十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解除曹爽大将军的职务。不久,曹爽被屠灭三族。
八、诸葛恪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赤乌八年(245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危时,在孙峻的力荐下,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大权。建兴二年(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