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踩脸的猫咪 作品

顾命大臣

顾命大臣

顾命大臣

顾命大臣是指帝王临终前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

中国历史上从秦朝的赵高开始,一直有“顾命大臣”摄政一说。摄政,是指代替皇帝掌管朝政的人,他可能是太后、皇后,也可能是摄政王、外戚权臣、辅政大臣,其权势应在当朝皇帝之上,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

能被选中做“顾命大臣”的人,才能、品德一般都是文官中的翘楚,再加上没有裙带关系做后台,他们一般都比较小心谨慎,整体表现远好于外戚,给人的印象也远好于外戚。

顾命大臣和托孤大臣相似。

托孤,意思是指把身后的孤儿相托给别人,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例子,其中,就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就以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最为著名。在夷陵之战后,刘备停留在永安白帝城。临终前,刘备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当然,对于三国时期,托孤并非只有这一次,至于托孤大臣,更是达到了14位之多。

一、诸葛亮

诸葛亮早年在隆中隐居。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举国托付于诸葛亮。

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二、李严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公元223年,李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三、曹真

曹真幼年丧父,被曹操收养,力大勇猛,授虎豹骑。因讨伐灵丘的贼寇,封为灵寿亭侯。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参与汉中之战。曹丕继位后,拜为镇西将军,负责镇守西北边境,进封东乡侯。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将曹叡托孤给了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这四位托孤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