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策略精华(第3页)
英雄目标段落可长可短,根据故事的需求,但必须要求紧凑、清晰和紧扣主旨,这样才不会让读者觉得乏味或者偏离主题。
如果主人公每一次采取行动都是为了完成当前紧急的目标,消极主人公也会变成积极主人公。
英雄目标序列还能确保原创性和保证你的故事不至于过度冗长,因为每一个段落都包含一些为了完成故事中之前没有出现过的某个短期目标的新行动。
为了达成终极目标的每一个阶段性小目标都必须是独一无二的,目标段落可能与之前的阶段目标类似,但是任何时候,一个类似目标必需注入强力的新元素。
通常,主人公切出的次要情节用来表现对手的某些方面,来揭示他不可战胜的力量。或者旁切到爱恋对象来表现他处于何等危险的境地,或者是他也经历着情感伤痛。
次要情节的旁切场景还可以是关于伙伴、盟友、导师,甚至是一个次要的对立人物。
但是故事中主人公没有出现的次要情节场景中的所有意外、震惊、转折和新情况出现的时刻都不能计算到故事主线,因为主人公没有经历这些。
如果两个主人公在一个故事中都真正承担主人公的功能,那么英雄目标序列范式必须应用到他们两个人身上。
一个故事中有三个或更多主人公时,除非所有主人公总是抱团共享新情况时刻,否则目标段落变得异常复杂。
英雄目标段落#1应该包括:
a、呈现一小段主人公当前的日常生活。
动作故事中,先以一个惊心动魄的情节钩子开场,然后再放缓节奏展现主人公安静的日常生活。
b、给读者迅速喜欢上主人公的理由,即使是非传统英雄。
c、初次使用主人公的个人情感保护壳。
补充:通常这不是真正创伤(过往事件引起的情感伤害迫使他穿上保护壳)或痛苦本身的揭露。这仅仅只是主人公保护壳的呈现。主人公的这种自我防卫反应暗示他内心的不安,并点到为止。
d、当主人公追求某个积极目标时,某种危险或不公平的伤害出现。
e、建立主人公对日常世界的现状的不满情绪。
补充:在英雄目标段落#1中,主人公的保护壳被揭示——他如何保护自己。
英雄目标段落#2包括:
a、故事的总体冲突开始。
补充:让读者第一次清楚地看见主人公所处的核心情节冲突,但只是概括性的提及。主人公更为专注和特定的任务尚未开始,直到第二幕开始。
b、引发事件出现。
补充:引发事件可以发生在第一幕的任何地方,通常在英雄目标段落#2中。故事线要尽可能快地让人感觉其方向和动能。
c、第一次呈现由过往创伤引起的主人公内心的情感痛楚。
补充:在英雄目标段落#2中要让读者通过主人公内心痛苦的暗示而深刻理解他最初带着保护壳生活的必要性。这并不是说引起主人公内心折磨的过去特定的创伤得以揭示,这仅仅是呈现由此产生的痛苦瞬间。
英雄目标段落#3常包括:
a、主人公面临历险召唤。
b、引入新的故事提升人物。
c、故事节奏加快。
d、爱恋对象人物第一次出现,或已有人物显露担起挑战主人公感受的爱情功能。
e、针对主人公的陷阱已就位。
英雄目标段落#4常包括:
a、新人物和关系得到发展。
b、导师、爱恋对象或伙伴第一次出现。
c、当主人公追求他的总体目标时,故事节奏加快。
d、主人被迫冒险一博。
e、主人公陷入陷阱。
英雄目标段落#5常包括:
a、主人公的目标(主要渴望)得到揭示,为实现目标提供个人情感动机。
补充:渴望并非聚焦在情节的行动目标,这将在英雄目标段落#7中得以呈现,但是主人公的渴望实现了尚未建立的高度具体、可见目标的情感动机。此时,主人公尚未意识到自己需要人物成长,这将在之后的第二幕出现。
b、向主人公直接展示对手的力量。
c、主人公对历险召唤感到迟疑,或直接拒绝历险召唤。
补充:主人公重新考虑历险召唤中存在的任何危险的可能,主人公随时有可能拒绝召唤。神话结构需要主人公最初“拒绝历险召唤”,此处常常是疑惑出现的时候。
d、主人公必须踏入之前布下的陷阱,因为在#6中陷阱机关必须生效。
补充:对手或他的影响力出现在主人公的世界,这一介绍应该或者可能是早已存在于主人公世界的对手第一次真正和主人公产生切实的交集。有时,对手并没有亲自出现,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对手的存在,主人公首先感受到他的对手的社会地位或权力。
不过,主人公并不知道这个人就是他势均力敌的对手,两人真正的对坑要在第二幕才开始。
第一幕结束前,对手必须作为强大的力量出现在主人公的世界。
英雄目标段落#6包括:
a、陷阱机关触发,困住主人公。
b、惊人意外#1出现。
c、故事主要情节和主人公追求的特定目标都变得清晰。
英雄目标序列#7
a、主人公绞尽脑汁寻觅良策,独立应对与他人合作。
b、主人公担起故事的特定目标,这需要相当的挣扎和努力。
c、主人公的内心冲突显现。
此时,人物成长弧的第一步——表达对改变的需求,可以发生在段落#7-10之间,但起码在段落#7中因惊人的第一幕结尾而造成的情感波动时,主人公会表达出对改变的需求的更多证据。
通常,出自主人公的反讽或双关语,或由亲近主人公的某人与他的冲突时刻显现。主人公未完全清醒的认识这一点,但起码有所察觉。
d、揭示故事的主题。
e、新人物走进主人公的挣扎,他必须辨别敌友。
主人公会遇见新人物,从节外生枝的麻烦制造者中分辨出帮手的需求,为接下来爆发的冲突选择立场的过程增加额外的张力。
英雄目标序列#8
a、对手的力量显露无疑。
对手充当核心人物,显示出令人信服的强大实力。
b、风险增高。
主人公擡高赌注。
c、主人公经受训练或得到教导来掌握前路斗争所需的特定技能。
主人公还需要受训,他们必须掌握特殊技能以备应对将来。
d、盟友和敌人在这一阶段陆续登场,主人公需要进一步确认敌友的能力。
人物成长的第一步也常在此出现,主人公表达或倾听他内心冲突的本质并渴望改变。内心冲突的确认必须清楚而自然流露,甚至是不露声色,避免大张旗鼓的宣扬作者的寓意。
这一时刻通常用对白来表露,甚至是反讽。
e、当主人公或他的亲近之人言语间表达出他内心的情感问题时,人物成长的第一步时常出现。
补充:人物成长的第一步可以出现在英雄目标序列#7到#10之间的任何地方,但最常出现在#8。
英雄目标序列#9
这里需要新的能量迸发,是时候抛出另一个推高张力的令人关注的情节反转。
一个好故事不仅仅是内心焦虑和沉思,必须表现在行动上。此刻,主人公冒着巨大的风险,但是事与愿违。主人公甚至可能考虑放弃主要目标,但是其他人对他都把希望寄托在主人公身上,他不能让大家失望。
a、推高紧张度和提升节奏或故事力量的行动迸发或情感强烈的时刻出现。
b、主人公展现出他的身体能力。
c、主人公冒险一博,却事与愿违。
d、主人公考虑放弃。
英雄目标序列#10
a、主人公受挫备受打击。
b、主人公咨询新的导师。
c、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障碍突然出现。
d、主人公没有出现的次要情节的旁切场景展开。
英雄目标序列#11
此时冲突愈发激烈,达到一触即发的临界点,战斗原则变成一对一的搏斗,通常是主人公和对手代理人交手。
事态持续恶化,主人公最后一次请教导师、训练和获得工具的机会,也是他退后的最后一次机会。
a、主人公接近对手的虎xue或权力中心。
b、冲突变得越发激烈。
c、主人公和对手代理人的战斗爆发。
d、风险和紧迫性都猛烈飙升。
e、由导师提供培训、指导或咨询的最后机会。
f、主人公放弃他所追求的目标的最后机会。
英雄目标序列#12中间点
故事给人的长短感觉很大程度上与中间点段落的优劣有关。如果#12中没有出现必须的戏剧事件,故事会让觉得前半段空洞无物,读者兴趣骤减。
a、主人公达到无路可退的十字路口,一旦跨过便再无回头的可能。
b、人物成长重要的第二步出现,此时主人公直接对抗阻碍他实现自我目标的内心冲突。
c、恋人第一次事实上或隐喻上的亲吻或发生关系——或是同伙伴的搭档关系正式确立,加深了彼此的承诺。
d、基调叙事风格不同于故事中的其他部分。
e、主人公与对手的冲突变成个人问题。
f、倒计时开始。
g、卸下假面,事实上或隐喻上的。
h、事实上或象征性的死亡和重生的出现代表主人公幼稚的结束和成熟的开始。
主人公视死如归,从中间段落发起冲锋,无路可退,节奏加快。
第二幕的后半段应该关于对抗和回报。除了已经得以确定的对手代理人,读者很少发现有重要的新人物出现。
英雄目标序列#13
a、主人公带着重拾的勇气向前挺进,主人公内心情感防御重新出现,他再次退回保护壳后。在中间点段落,主人公尝试对抗和战胜迫使他使用情感防御的内心冲突,主人公暂时从他的防备中走了出来,但是进一步,退两步,在#13中,自我孤立的内心重新出现。
b、一个新的难题突然出现。
c、主人公再次拿起他那破损的自我保护和孤立的内心情感保护壳。
d、主人公和对手的冲突已经变得极为私人的额外证据出现。
英雄目标序列#14
a、#15最常包括第二幕的第二个行动爆发,#14是作为暴风雨来临前的片刻平静。在这个安静的时刻,恋爱对象或者伙伴、导师,可能揭开主人公内心的创伤,这能保证他专注于尚未完成的人物成长。内心成长的第三步,对抗和战胜内心冲突,在#16或#17中出现,所以在和对手对决之前,主人公可以表达那仍在削弱自我实力的情感煎熬的最后机会之一。
b、节奏略微放缓,为主人公提供一个沉思片刻。
c、爱恋对象或伙伴,或者甚至是主人公带出他自己此刻尚不愿意面对的内心的冲突问题。
d、一个挑战主人公的重要的新想法出现。
e、重要的新想法为在英雄目标序列#15中即将出现的第二个行动迸发做好了铺垫。
英雄目标序列#15
现在,第二个重要的行动迸发正好出现在第二幕中段。一个激励的情节让主人公自认为他赢得了与对手的这次交锋,暂时的。因为很快真正的实力就会见分晓。
当主人公第一次感受到胜利,或至少觉得和强大对手势均力敌时,他信心倍增,他认为自己最终能完成这不可能的任务。
这个情绪高涨的时刻被叫做胜利假象,带给主人公转瞬即逝的、虚假的安全感。
a、行动迸发中的行动或能量,又或戏剧冲突让事件骤然激烈起来。
b、主人公体验到胜利的假象,或至少相信他能和对手平分秋色,所以他的终极目标看起来也不是遥不可及。
c、主人公短暂的安全感转瞬即逝。
d、牢固的感情关系可以激励主人公闯过行动迸发。主人公卷入到第二次行动迸发可以通过恋爱对象的冲突得以激起。
英雄目标序列#16
a、英雄目标序列#15释放的戏剧能量继续擡升,没有片刻喘息,不是作为更多的动作冲突,而是作为冲突的强度持续上升。
b、主人公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信心满满,并重新投身到终极的现实目标。
c、主人公对核心的故事冲突发生了一些新的视角。主人公从新角度看待问题或者发现了之前没有考虑到的点。
d、人物成长的第三步可以发生在此(或在英雄目标序列#17),主人战胜了他的内心冲突。
英雄目标序列#17
现在,强烈的即将获得回报的感觉必须得展开。
战胜内心冲突的主人公终于可以抛开伪装坦诚生活。
a、为与对手或对手的代理人在第二幕的高潮中摊牌决战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b、对手的力量再次呈现,但这次主人公可能以更为个人的方式出现,证明。
c、倒计时接近零点,或致命危险步步紧逼。
d、当主人公证明他为何与众不同时,他充满勇气和力量,通常通过战胜他的内心冲突的人物成长的第三步(如果这没有发生在英雄目标序列#16的话)
英雄目标序列#18
第二幕高潮,必须包含惊人意外#2.
a、一个比常规更长的段落。
b、第二幕的高潮到达了冲突和行动的顶点——但这没有彻底解决故事的核心问题。
c、主人公展现成长的新自我,证明自己脱胎换骨。
d、主人公相信自己已经战胜了内心冲突。
e、惊人意外#2带给主人公整个故事中最大的反转——通常是消极的。
f、在浪漫喜剧中,感情中核心的谎言或欺骗常在惊人意外#2中得到揭露,背叛的痛苦让恋人看似彻底分手。
第三幕的戏剧需要:
1、主人公必须引发结局。
当主人公卷入任何与对手的最后对抗时,一路患难与共的人物会助他一臂之力,伙伴盟友会挡住对手爪牙,或对手代理人的暗箭。但一旦主人公和对手进入终极对决,不应该再有任何人介入他们的直接战斗。
2、主人公在整个第二幕中不断追求的求胜计划因为惊人意外#2而被摧毁或证明行不通,所以在第三幕中必须用即兴的方式解决问题。
他用第一幕不曾具备的洞察力和内在力量对抗对手来证明自己的成长。
3、必需场景不可或缺。
4、每一个关键的次要情节必须结局。
5、结局必须紧随必需场景。
读者想看到主人公的正常世界重回和平,或者至少是平衡。
当第三幕只有两个目标段落:
1、英雄目标段落#19必须包含目标场景,英雄目标段落#20必须包含结局。
2、对主人公来说,在惊人意外#2最有可能出现一个积极反转。
当第三幕包含三个目标段落:
1、如果惊人意外#2是一个残酷的消极反转,那么主人公必须在目标段落#19中理清思路和重整旗鼓,这一切在#20的必需场景之前完成。
当惊人意外#2是一个消极反转时,主人公最后一次尝试在退回到自我保护的情感保护壳后,他想放弃人物成长,但一会就发现自己已经彻底改变,并且人物成长一旦达成,就将持续终生。主人公不可能长时间回到过去,原有的防御机制也不再不可或缺。
2、主人公在英雄目标段落#19中想要在此回到自我保护的情感保护壳之后,发现不起作用,事实上他现在已经为英雄目标段落#20中的决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3、在进入目标段落#20的必需场景之前,#19需要额外的段落来结束某些次要情节或关系。
当第三幕包含4个目标段落:
1、一些重要的次要情节必须在必需场景之前结束。
2、全新的场地元素或环境必须在故事解决之前得以建立。
第三幕包含5个目标段落比较少见,因为这把观众的耐心推到了极致,即任何一个如此长的解决必须有独一无二的冲突的碰撞和出乎意料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