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背厚 作品

第292章 伤兵带来的影响(第2页)

  要知道,在工业革命后的战争里,各种重火力的快速发展,让战场上的伤亡率不断增加。热兵器的杀伤力远超冷兵器,一颗杀爆榴弹炮打在地上,周围几十平米都会被弹片和冲击气流覆盖,士兵没有掩体保护的话非死即伤。

  在热兵器战争这种绞肉机里,軍队的损耗速度惊人。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瑛軍曾在一天之内阵亡六万人,一线軍队大量全軍覆没,这在人类的历史中是前所未有的。

  索姆河战役这样的伤亡之所以少见,是因为軍队一般都会计算“伤亡率“,伤亡到了一定比例,軍队就会失去战斗力,軍官也就会下令撤退。

  軍队是由士兵组成的,不管是最小的班、排还是最大的集团軍或軍群,每当士兵达到一定的伤亡比例,軍队就会“失去战斗力“。

  当然“失去战斗力“这个名词不好理解,因为它到底是指軍队全軍覆没了,还是士兵溃退了呢!

  其实除了被成建制消灭外,大部分軍事单位“失去战斗力“是指撤退休整。以如今战争来看,一般伤亡率达到百分之二十就会有失去战斗力的危险,百分之三十则是全世界軍队公认的伤亡率界限,超过百分之三十,仗就没法打了。百分之三十这个比例看起来好像不太高,为什么軍队会以此为界限呢!

  毕竟没经历过战场腥风血雨的人,很难理解伤亡二字的含义。无论古今,战场的伤亡率高低直接牵扯到軍队的士气。

  要知道在古代战争中,救护水平非常低下,一般受伤的士兵很难存活。冷兵器时代的軍队伤亡达到十分之一以上,士气就会受到打击。这时,除非是治軍有方的名将坐镇后方,否则士兵们就会产生溃散,也就是古文中的“弃甲曳兵而走“。

  这时敌軍会追击这些失去战斗力的士兵,古代战争时大量的伤亡和俘虏,都是产生在一方溃退而另一方追击的过程里。

  而现代战争因为医疗救护体系的成长,尤其是对外伤效果非常好的抗生素等药物的运用,一般伤兵和阵亡士兵都会撤下一线,并且有新生力量上前线补充,所以士兵溃逃的现象有所减轻。但是伤亡率依然对士兵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一线作战的部队死伤惨重,有去无回,士兵们可能会产生“畏战情绪“,甚至完全失去斗志变成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