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经卷传讯
观星台的晨光已褪去晨雾的微凉,化作暖金色的碎光,洒在欢呼的人群肩头。中原侠客们收起了腰间的佩剑,西域武士将弯刀归鞘,连罗马贵族也卸下了矜持的姿态,纷纷围拢过来,目光灼灼地落在苏念安手中的“和平经卷”上。那卷丝绸经卷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多种文字书写的“和平”二字,像是有生命般在卷面轻轻流转,连带着空气中的剑拔弩张,都化作了脉脉温情。
“东方先生,这经卷上的内容,可否先与我们细说一二?”人群中,一个身着青色儒衫的老者上前一步,他鬓角染霜,手中握着一卷泛黄的《论语》,正是中原“崇文阁”的阁主柳文清。他的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一片附和声——无论是为“文明之眼”而来的寻宝者,还是为守护双剑而来的侠义之士,此刻都对这能平息战乱的经卷充满了好奇。
东方朔拄着镶嵌“文明之眼”的拐杖,走到观星台的石阶顶端,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晨光传遍港口:“诸位且静一静。这‘和平经卷’并非只是一卷文字,而是当年墨家、希腊学者与阿拉伯智者共同凝练的‘文明共识’。方才在地宫之中,我们已见过经卷的核心——‘天下万物,皆为一体,文明各异,殊途同归’。这十六个字,便是化解纷争的根本。”
他抬手示意苏念安展开经卷,苏念安轻轻将经卷铺在石阶上的白玉石案上,众人凑近细看,只见经卷上除了核心教义,还记载着诸多具体的法子:中原的“和为贵”处世之道、希腊的“理性对话”哲学、阿拉伯的“商旅互通”之策,甚至还有印度的“非暴力”理念,每种文明的智慧都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像是一条条支流,最终汇入“和平”这条主河。
“原来如此!”柳文清抚掌赞叹,“若能将这些法子传扬出去,让中原的诸侯不再争战,西域的部落停止攻伐,罗马的城邦放下刀兵,那天下岂不是能真正太平?”他的话让人群再次沸腾起来,几个年轻的侠客已开始讨论要如何将经卷内容抄录下来,传回中原;西域的一个部落首领则拉着穆罕默德·李,商议着要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立“和平驿站”,让商旅往来不再受盗匪侵扰。
阿石站在人群边缘,手中的龙渊剑已归鞘,剑鞘上的云纹仍在微微发亮,像是在呼应经卷的气息。他侧头看向身旁的叶承影,见对方正凝视着经卷,湛泸剑穗上的金属珠与苏念安的菩提子同时闪烁,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他们本是为守护双剑而来,却没想到最终竟能见证这样一场文明的交融,这份意外之喜,远比争夺名剑更让人安心。
“阿石兄,你说这经卷真能平息战乱吗?”叶承影轻声问道,他想起自己在墨家秘阁看到的古籍,上面记载着战国时期的烽火连天,那时的人们也曾渴望和平,却终究被战火吞噬。
阿石握住龙渊剑的剑柄,剑身在鞘中轻轻震颤,像是在回应他的心思:“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至少现在,我们守住了它。就像师父当年说的,龙渊剑主‘勇’,这‘勇’不是好勇斗狠,而是守护想守护的东西。如今这经卷,就是我们该守护的。”
叶承影点点头,刚要说话,突然瞥见人群外围有一道黑影闪过。那黑影穿着黑色的斗篷,斗篷下摆绣着一朵暗红色的曼陀罗花,一闪便消失在码头的石柱后。他心中一紧,刚要追上去,却被苏念安拉住了衣袖——苏念安腕间的菩提子突然发烫,金砂纹路里浮出一幅模糊的影像:黑影手中拿着一枚青铜令牌,令牌上刻着“幽冥殿”三个字,令牌下方,是一张画着观星台地宫的地图,地图上用红笔圈出了存放“活字印刷版”的石室。
“是幽冥殿的人。”苏念安压低声音,“他们没抢经卷,反而盯上了地宫里的活字印刷版。”她的话音刚落,林霜突然举起手中的弓,箭镞指向码头西侧的一艘黑色大船:“那艘船上有杀气,刚才黑影就是跳上那艘船的。”
众人顺着林霜的目光看去,只见码头西侧停着一艘通体漆黑的大船,船帆上没有任何图案,船身周围萦绕着淡淡的黑雾,与周围热闹的港口格格不入。玄寂大师转动念珠,念珠上的宝石发出金色的光芒,光芒穿透黑雾,隐约能看到船上站着十几个身着黑衣的人,每个人腰间都佩着与黑影相同的青铜令牌。
“幽冥殿……”东方朔的脸色沉了下来,“老夫以为这个组织早在百年前就被灭了,没想到竟还存在。他们当年以‘掠夺天下奇珍’为目的,曾盗过秦始皇的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手段狠辣,比血刀门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