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销售火爆的蔬菜(第2页)

“就是!“

一个穿着工装的男人附和道。

“八毛钱都够买四斤土豆了!“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摇头准备离开。

王秀兰紧张地看着丈夫。

苏玉芬也停下了手中的活,担忧地望着父亲。

苏建国却不慌不忙,他拿起一根黄瓜,声音沉稳有力。

“各位同志,听我解释。夏天的黄瓜两毛钱一斤不假,但那是应季蔬菜,产量大,自然便宜。“

他顿了顿,指着店里的蔬菜。

“但这些是反季节蔬菜,大家想想,这月份了,再过几天外面都结冰了,种出这些菜得费多大功夫?“

眼镜干部点点头。

“确实不容易。同志,你们是怎么种出来的?“

苏建国见有人感兴趣,立刻抓住机会解释。

“我们建了四个大棚,每个都有一亩地大。冬天要保持温度,光是草帘子每天就要掀盖两次,还要一直烧木材。为了这些菜,我们投了一万多块钱进去。“

“一万多?“

众人又是一阵惊呼。

“可不是嘛!“

苏建军插话道。

“光是那大棚的塑料膜,就花了小四千!更别说每天烧的煤、施的肥、浇的水了。“

苏建国接着说。

“而且反季节种植风险大,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我们也是摸索了好久才成功的。“

人群中的议论声渐渐变了风向。

“这么一说,确实不容易。“

“冬天能吃上新鲜蔬菜,多花点钱也值。“

“人家投了那么多本钱,总得让人赚回来。“

卷发大妈的态度也软化了。

“那...那给我来两斤黄瓜吧,孙子就爱吃这口。“

“我要三斤西红柿!“

眼镜干部立刻说。

“韭菜给我来一把!“

“小白菜!我要小白菜!“

转眼间,店铺前就挤满了抢购的人。

苏建国赶紧维持秩序。

“大家别挤,排好队!建军,给这位大姐称黄瓜!玉芬,把西红柿装好!秀兰收钱!“

王秀兰手忙脚乱地接过卷发大妈递来的钱,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

苏玉芬则麻利地用稻草绳捆好一把韭菜,递给顾客。

“排队!大家排队!“

苏建军大声吆喝着,但人群已经兴奋得顾不上秩序了,所有人都伸着手臂,挥舞着钞票。

苏建国额头冒汗,收钱、找零、记账,忙得不可开交。

他的算盘打得噼啪响,钱匣子里的钞票和硬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着。

“别急别急,都有份!“

他一边收钱一边喊,声音已经有些嘶哑。

一个小时后,店铺里的蔬菜已经卖掉了大半。

排队的人依然络绎不绝,很多人听说这里有新鲜蔬菜,特意从别的市场赶过来。

“听说没?东单市场有新鲜黄瓜!“

“真的假的?这都十二月了!“

“骗你干啥?我邻居刚买了两斤回来!“这样的对话在市场各处都能听到。

苏记蔬菜行的名声,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扩散开来。

苏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眼前火爆的场面,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反季节蔬菜的市场,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爸,西红柿快卖完了!“

苏玉芬焦急地喊道。

“黄瓜也只剩不到二十斤了!“

苏建军补充道。

苏建国当机立断。

“限量供应!每人最多买两斤,让更多人能尝到我们的菜!“

这个决定立刻引起了排队人群的赞同。

那些排在后面的人原本担心买不到,现在终于放下心来。

“这老板厚道!“

“就是,不像有些奸商,见货少就涨价。“

“以后买菜就认准这家了!“

听着顾客们的称赞,王秀兰脸上的紧张渐渐被自豪取代。

她收钱的动作也变得利索起来,甚至能抽空帮顾客挑拣蔬菜了。

中午时分,最后一把韭菜被一位老大爷买走。

苏建国关上钱匣子,长舒一口气。

全家人累得坐在店铺里,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爸,咱们赚了多少钱?“

苏玉芬迫不及待地问。

苏建国神秘地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

“等晚上回家再算。现在,咱们先去吃顿好的庆祝庆祝!“

很快,苏建国便关上“苏记蔬菜行“的木门,挂上“售罄“的牌子,转身看着满脸疲惫却掩不住兴奋的家人们。

王秀兰正揉着酸痛的腰,苏玉芬数着钱匣子里的钞票,手指微微发抖,而苏建军则靠在拖拉机车头,咧着嘴傻笑。

“走,咱们去全聚德!“

苏建国拍了拍鼓鼓的钱袋,声音里满是豪气。

“今天赚了钱,得好好庆祝庆祝!“

“全聚德?“

苏建军猛地直起身子,眼睛瞪得像铜铃。

“哥,那可是大馆子!听说一顿饭能吃掉半个月工资!“

苏建国笑着揽过弟弟的肩膀。

“怕什么?咱们今天挣的钱,够吃十顿的!“

王秀兰有些犹豫。

“当家的,要不咱们回家吃吧?这钱...“

“秀兰。“

苏建国打断妻子,语气坚定。

“咱们辛苦这么久,该享受享受了。再说了,建军还没吃过烤鸭呢。“

苏玉芬已经把钱匣子锁好,兴奋地挽住母亲的胳膊。

“妈,去吧!我长这么大,也就小时候跟爸去过一次。“

全聚德的招牌在阳光下金光闪闪,苏建军站在门前,不自觉地整了整衣领。

他这辈子进过最好的饭馆就是村口的国营饭店,眼前这雕梁画栋的三层楼让他有些手足无措。

“哥,我这身衣服...“

苏建军低头看着自己沾满泥土的工装裤,声音低了下去。

苏建国拍拍弟弟的后背。

“怕什么?咱们是来花钱的,又不是来要饭的。“

门口的迎宾员看到这一家子朴素的打扮,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但当苏建国掏出厚厚一叠钞票预付餐费时,那表情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四位贵宾里面请!“

迎宾员弯腰的幅度更大了。

大厅里人声鼎沸,烤鸭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苏建国选了张靠窗的桌子,熟练地点了两只烤鸭、几个招牌菜,还要了一瓶茅台。

“建军,今天让你尝尝什么叫真正的烤鸭。“

苏建国给弟弟倒上一杯茶,眼中带着兄长特有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