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士

兖州府外,东狄中军大营。 夜色深沉如墨,帅帐之内烛火摇曳不定,映照出多耳衮阴鸷的面容。

帐外,又一声惨叫骤然止息——第三个报信的信使被拖出处决。

帐内众将皆缄口不言,噤若寒蝉。

多耳衮目光缓缓扫视众人,声音冰冷:“凡妖言惑众、乱我军心者,杀无赦!”

众将纷纷低头应诺,然而眼神中的闪烁却泄露了他们内心的惊惶。

多耳衮心中自是清楚,自第二个信使前来,他便已确定代山战死、正红旗全军覆没的消息确凿无疑。

但他不得不如此行事——一旦军心涣散,莫说继续围攻兖州府,便是全身而退亦成奢望。

“都退下吧。”多耳衮摆了摆手。

待众将退出,内弘文院大学士刚林递去一个眼色,多耳衮微微颔首示意。

刚林呵退亲兵:“都出去,于十步之外守着!”

亲兵迟疑地望向多耳衮,见他默许,这才退出帐外。

刚林“扑通”一声跪地,压低声音道:“贝勒爷,大军如今危在旦夕!请贝勒爷当机立断,方能力挽狂澜。”

多耳衮伸手扶起他,叹道:“你我相交多年,情谊深厚,有话便直说无妨。”

刚林深吸一口气,语速极快地说道:“贝勒爷,如今撤军势在必行,然撤军之前须迅速收缴汉军、草原四旗的兵权。

代山贝勒全军覆没,汉人和草原人必会心生异志——不是投降便是北逃。

当下最为紧要之事有三:

其一,以帅为质,夺取其兵权,交由尼堪、谭泰、锡翰、鳌拜四将代理掌管;

其二,重赏金银以安定军心,严禁私下传播代山贝勒战败的消息,违反者立即斩首;

其三,命吴思贵焚毁莱州府,率部从威海卫乘船退守登州卫,朔托部逐步解除青州之围,集结于济南府。”

刚林凑近一步,声音几近不可听闻:“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大名府!

必须立刻令多夺贝勒火速北上加以控制,若燕将不从,格杀勿论!

那是我等退回辽东的命脉所在——登州卫海船运力有限,十万大军根本无法撤走!”

多耳衮目光一凛,他已然全然明了刚林的谋划:登州海路不过是最后退路,真正的生机实则在于大名府运河。

一旦燕山军迅速南下截断大名府的退路,他们便将陷入绝境。

帅帐之内,烛火将两人的影子拉得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