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士(第2页)
多耳衮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凝视着刚林,眼中闪烁着挣扎之光。
“非得如此不可吗?”
多耳衮声音低沉,“你我皆清楚,动汉军旗和蒙古旗的兵权意味着什么。”
刚林面色凝重,缓缓点头道:“贝勒爷,这是陛下亲自划定的红线。汉军八旗的都统任免之权掌控在陛下手中,蒙古旗更是世袭罔替,动他们的兵权……”
“便是在挑战八哥的底线。”
多耳衮接过话头,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
汉军八旗的都统,个个皆是黄台吉钦点的亲信。
他们仅有临阵指挥之权,任命权始终紧握在黄台吉手中,旁人连想都不可想。
至于草原八旗那些世袭罔替的旗主,与其说是臣子,不如说是盟友。
动他们的兵权,无异于撕毁盟约,后果极为严重。
他忆起阿敏的下场——那位曾试图在高丽私自扩充军力的贝勒,最终落得个削爵圈禁的结局。
刚林苦笑道:“但贝勒爷,如今我等已别无选择。
东狄本族兵力有限,这才有了汉军旗、草原旗的建制。
如今代山全军覆没的消息一旦传开……”
他未再继续言说,然而多耳衮已然领会其意图。
这支由多民族组建而成的联军,于顺境之时尚能够齐心协力,一旦陷入绝境,各部必然心怀异志。
尤其是蒙古两白旗,素来以骑兵的机动性闻名,亦必定会是最先脱离战场的一支部队。
“可倘若我们强行接管兵权,即便能够安全撤回,八哥会作何评判?”
多耳衮眉头紧蹙,“‘多耳衮擅权自重,意图不轨’?倘若这等罪名加诸于身……”
刚林深吸一口气,说道:“所以此事必须秘密施行。
以‘统一指挥’之名,让尼堪、谭泰等心腹将领‘协助’汉军旗指挥。
至于蒙古旗……则以多分战利品的方式尽量收买他们。”
多耳衮站起身来,在营帐内来回踱步。
他闭目沉思,脑海中浮现出黄台吉那张威严且圆润的面容——当年黄台吉即位之后,以“整顿旗务”之名,硬生生地将父汗留给他们的两黄旗置换为如今的两白旗。
那时的他与多铎,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却已然体会到了权力更迭的残酷。
“呵……”他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指节因用力而捏得发白。
“贝勒爷……”刚林跪在一旁,静静地等候最后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