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军事“民主”(第2页)

让他们来议处同僚,就如同让贪官们投票决定是否要判罚贪官死刑——自然是要“慎重考虑”“依法依规”“吸取教训”,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贺连城起身冷冷地说道:“诸位莫非忘了《大魏律》?临阵脱逃者,当斩!

即便念及勋贵之后可免死,也应革除爵位,流放边疆!这都是先例,如今罚俸三年,降级一等,这算何种处罚?

先锋军刚刚战败,若不严厉惩处逃将,军心如何凝聚?若多耳衮明日前来进攻,将士们谁还肯拼死作战?”

都督同知长乐侯王玄之嗤笑一声:“贺将军何必危言耸听?

东狄人不过是侥幸取胜,如今必定忙着渡河,岂敢再进犯我中军大营?

况且楚昭南等人已受到惩处,何必赶尽杀绝?在朝为官讲究和光同尘。”

贺连城目光逼视着王玄之:“侥幸取胜?九万大军,三个时辰便溃败,这也能称作侥幸?”

武威伯慕容锋突然讥讽道:“贺将军口口声声提及《大魏律》,可别忘了,你所谓的‘先例’,不过是当年北伐军宗老头定下的规矩。如今掌军的,是英国公!”

帐内气氛骤然一凝。

张维眉头微皱,抬手制止了争执,淡淡地说道:“既已表决,便如此定夺。楚昭南等人罚俸三年,降级一等,留营效力。贺将军忠勇可嘉,但军议已决,不必再言。”

贺连城面色铁青,沉默片刻后,猛然抱拳行礼道:“倘若无法严惩败军之将,便请国公对三军予以重赏,以振作士气!否则,若多耳衮乘胜南下……”

“荒谬至极!”

武威伯慕容锋猛地拍案而起,说道:“东狄人此次作战,只为争取北归的时间。若他们再次南下,我大军南北并进,定叫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若他们不北返呢?”

贺连城突然打断他的话,问道:“多耳衮已探知我军虚实,转而南下又当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慕容锋勃然大怒,手指贺连城,连手指都颤抖起来:“你、你竟敢顶撞上官……” “都住口!”

英国公张维发声制止。

他虽不擅长军事,但深谙为官之道——总要给办事之人留些颜面。

他能在勋贵中脱颖而出,担任主帅,靠的便是这份圆滑务实。

“需要多少赏银?”张维问道。

“中军有二十多万大军,至少八十万两。”

张维倒吸一口凉气。

让楚昭南拿出几万两平息众怒尚可,八十万两?即便将他变卖,也远远不够。

“贺将军啊……”

张维换上长辈般和蔼的语气,说道:“士兵们吃着朝廷俸禄,自当精忠报国。若凡事都需用银钱激励,与商贾雇佣的工人有何区别?”

“将士应以忠义为本,”

他神色严肃地说,“岂能只惦记赏银?强军依靠的是报国之心,而非铜臭之物。贺将军,你且去布置防务吧。”

贺连城藏于铁护腕下的拳头紧握,直至发白,最终只是深深作揖:“末将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