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飞花1 作品

第47章 壁画传奇 雕刻精妙(第3页)

转过佛坛,众人被一组飞天雕刻震住——二十余尊飞天凌空而舞,有的捧着莲花,有的提着灯盏,最中央的飞天竟抱着把五弦琵琶,琴弦用金线刻就,在暗处闪着微光。"这琵琶的样式,"郭正一瞳孔微缩,"和咱们宫里的'九霄环佩'琴竟有七分相似,难不成是当年遣唐使带回来的?"飞天的飘带上,缠着极小的同心结,结法正是长安闺阁中流行的"永结同心情"。

李敬玄忽然指着飞天的脚踝:"您看这脚铃!用的是大唐的响铜,却铸着天竺的法轮纹,走动时会发出七种不同的音调。"他话音未落,山风穿堂而过,铃音果然叮咚作响,与远处恒河的涛声应和,像谁在山腹里弹起了一曲跨越国界的歌。

守窟的老僧这时捧着贝叶经走来,经卷上绘着飞天献花图,画风竟与敦煌藏经洞的写经生有几分相似。"当年有位长安来的比丘尼,"老僧用梵语缓缓道,"她教我们用狼毫笔勾线,用矿物颜料敷色。走时留下半卷《妙法莲华经》,我们便把她的样子画进了壁画。"经卷的空白处,有几行娟秀的汉文批注,讲的是颜料调和的法子,末尾署着"昙韵手书",墨迹里还能看出当年研墨时混入的梅花香。

夕阳西下时,众人站在第二十六窟的入口。这座洞窟的穹顶绘着星象图,二十八宿的位置与长安观星台的记录分毫不差,只是在紫微垣的位置,多了一颗小小的星辰,旁边用梵文注着"东方大唐"。李承乾望着佛像的微笑,忽然觉得那笑意里藏着整个文明的智慧——包容、交融、超越国界的美。而他们的旅程,不过是在这智慧的长河里,激起了一朵小小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