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上春山 作品

第197章 利益冲突下的进程(第3页)

"能商议什么?左右不过是为了与醇亲王周旋保全我等?"营造司主事桂良缓缓说道。

"从前皇太后要做任何事,都要知会一声世续大人一同商议——这内务府的盘子,早被世续大人攥在手里了!"

“就算是裁撤机构部门及人员,还不是要保留诸多核心部门,仰仗咱们负责皇室的饮食、服饰、居住等日常事务。”

"满室倏然寂静。″

掌仪司郎中额尔敦巴特尔抚须沉吟:"世续大人这是要周旋到底。"他目光扫过众人,"据本官所知,绍英大人减轻了惩处力度,怕不是得了醇亲王授意——皇太后要敲打内务府,世续大人却要保住咱们这点家底。"

“是啊,也只有世续大人才能想着咱们为咱们考虑。”

“虽然在场的一众官员纷纷附和,却各自有各自的小心思。”

"诸位大人说的轻巧!如今只求自保便够了吗?"会计司郎中寿全突然拍案而起,震得茶盏叮当。

"本官管理着各地皇家庄田、征收钱粮及人口户籍。皇太后与醇亲王不懂其中的猫腻,诸位也是当在打哑谜吗?″

“各司各院积年的传统,怎么贪墨,他绍英大人是不懂吗?还是不知道?这上任三月以来,端是一副谨小慎微的派头,从不过多插手各司事务,诸位可曾见过这位总管大人往怀里划拉银子?”

“他是想明哲保身,可咱们不允许呀!”

"如今连各地皇庄的契书都要交给民国清丈局重新核定,咱们还保得住什么?到时候民国清丈局一查一个准儿,属于皇室的土地庄园人口怎么就让

"寿大人慎言!"哈丰阿连忙劝诫。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各异。″

广储司主事额尔德尼瞥见诸位官员的神情,忽然长叹:"当年圣祖爷设内务府,是为防汉臣专权。如今倒好,咱们成了夹在皇室与民国之间的夹心饼。"

"上头要削藩,底下要造反,中间这碗饭......能怎么样?硬撑吗?"

"够了!"突然炸响的厉喝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而落。武备院卿贵祥鹰隼般的目光扫过众人:"当年圣祖爷设内务府,是为保大清江山永固。如今你们倒好——为了几个铜臭,连祖宗基业都不要了?"

满室死寂中,贵祥的声音格外清晰:"诸位可还记得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之变后,内务府尚有百万两存银。如今——"他轻笑一声,"连给光绪先帝修陵的三十万两都要向民国政府支取!"

“那能怎么办?”

膳房总管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忧地说道:“话虽如此,但如今这大清皇室已是日薄西山,咱们也得早做打算才是。这天下早已是民国的,咱们现在要是还一味地贪墨,到时候恐怕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他的话让在场的不少官员都沉默了下来。

"的确,大清的局势如今已是风雨飘摇,民国的势力越来越大,皇室的权威也在不断削弱。″

"他们这些内务府的官员,虽然现在还能靠着皇室的庇护享受荣华富贵,但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这时,有一位年纪稍长的官员缓缓开口道:“诸位,大清目前的境遇,咱们内务府诸多同僚是否做得太过了?如今这内务府贪污的事情都流传到市井之间了,这可是给大清皇室抹黑的丑闻啊!皇太后与醇亲王才拿住这个把柄对内务府动手。咱们这么做,对得起皇太后的信任吗?”

“说到底咱们都是奴才,皇太后皇上是主子,若真是到了那一天,咱们怕是连一个立锥之地都没有了。真正如那浮萍般随波荡漾。”

“只有大清皇室长存,他们才能期望皇上来日再登大宝。”语重心长的说道,咱们切不可内耗啊!

这位官员的话让在场的官员们都陷入了沉思。的确,内务府的贪污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皇室的声誉,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皇室的形象在民间会越来越差,未来大清复辟的希望确实渺茫。

但总体而言,不少官员还是认为这利益相关重大。

掌仪司的一位主事想了想,说道:“诸位,这利益相关重大,咱们还是应当找世续大人拿个主意。世续大人毕竟在朝中多年,人脉广,经验足。由世续大人向皇太后进行劝告,两相协调说不定能保全咱们内务府官员的利益。”

他的提议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赞同。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毕竟世续大人是前任内务大臣,在皇太后和醇亲王那里还是有些面子的。如果他能出面劝告,或许能让皇太后和醇亲王改变主意,能够两全其美。

于是,众人开始商议如何去见世续大人,如何向他说明情况,如何说服他向皇太后进行劝告。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仿佛只要世续大人出面,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在有所不济,众人打算以内务府集团的名义硬扛。

掌仪司值房内,夕阳与烛火映照着官员们或焦虑、或期待、或贪婪的面容。

而在不远处的紫禁城钟粹宫内,皇太后和凌霄正商讨着如何接待袁世凯的各项细节,如何谈判借助他这个民国政府外力,进一步整顿内务府,以维护皇室的尊严和利益。

他们的心思,与这掌仪司值房内的官员们截然不同。已经完全不再考虑内务府这帮官员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