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上春山 作品

第197章 利益冲突下的进程(第2页)

更要命的是,总管大人同意了此举。皇太后轻而易举便更改了接待礼仪规格。在法理与名分层面自毁长城,颠覆根本。

这违背了《清室优待条件》的本质,是自降身份,放弃了皇室最后的法理优势。

“《优待条件》首句便是‘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这明白无误,是民国以外国君主之礼待我皇上,而非我皇室倒过来以国君之礼待其臣子!今若以此礼待袁世凯,则是颠倒乾坤,自认与民国总统平等,而放弃了皇上君临天下的超然地位!此乃自毁长城,将先前艰难谈判所定之章程毁于一旦啊!”

更何况礼仪是维系统治和身份的象征,放弃旧礼等于放弃最后的尊严。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袁世凯即便当了总统,其出身亦是我大清的臣子。君臣之份,犹如天地,岂可混淆?废弃跪拜,行那握手鞠躬之洋礼,置祖宗家法于何地?置皇上之天威于何地?此例一开,紫禁城内再无纲常可言!外界观之,岂不以为我大清彻底断了根脉?这是礼崩乐坏之始端啊!”

提高规格非但不能讨好袁世凯,反而会暴露虚弱,诱发其更大的野心。

“袁世凯狼子野心,世人皆知。皇室愈是谦卑退让,他未必会感念恩德,反而可能愈加轻视我等,觉得皇室孤儿寡母可欺!”

“今日大清以元首之礼迎他,他日他便敢要求更多!这无异于引狼入室,示弱于人。紫禁城乃皇上最后之居所,若让其以主人姿态昂然入内,将来这宫墙内外,究竟谁说了算?只怕请神容易送神难!”

此举定会在遗老遗少和仍忠于大清的臣民中造成毁灭性打击,丧失最后的人心。

“此事若行,天下忠于大清的臣民必将心寒彻骨!关外满洲故地、各地蒙古王公、乃至无数仍念皇恩的旧臣,他们会如何想?他们会以为朝廷已甘心俯首,认贼作父!这将是人心彻底的离散!朝廷日后还能倚仗谁?恤念天下孤忠之心,万不可行此动摇国本(逊清小朝廷之本)之事啊!”

这对皇室尊严是巨大的侮辱,无法向列祖列宗交代。

“皇上虽年幼,亦是天下共主!让皇上的名义去平等对待昔日的臣子,这…这简直是亘古未闻之奇耻大辱啊!来日龙驭上宾,我等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于地下?咱们应当恳请太后收回成命,即便召见,也当谨守君臣最后之分际,断不可自辱若此!”

“看来咱们得继续恳请世续大人施压,除了尽快敲定处罚结果外,必须在接待袁世凯的礼仪规格上理出个章程。”

“桂大人所言甚是!”

他的话音刚落,都虞司员外郎常惠便赶忙附和道:“郎中大人说得极是!如今这大清皇室啊,就是一个空架子。”

就像艘正在沉没的巨轮,若不是咱们这些人在帮衬着,到处打点,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呢!

"就说这内务府的差事,哪一样不需要咱们费心费力?可如今倒好,皇太后和醇亲王居然想拿咱们开刀。″

会计司员外郎铁良郑重点头说道,“是啊!皇太后与皇上竞不信任太医院诸位太医与中医,反而聘请西洋医生。这不就是对外表示否认了中华传统的医术吗?不就是不信任内务府诸位官员。”

“那总管大人美其名曰内务府缺少经费,不想方设法节俭从民国政府支取经费,反倒是同意皇太后聘请西洋医生增加大笔开支。”

"嗨,正是这个理!″营造司主事桂良接个话茬儿,语气颇为不满的说道。

“说是节约经费开支,如今倒是要把紫禁城的诸多维修工程停掉,这不更是有损大清的脸面吗?”

“这些宫殿不勤加修缮,不肖几年定然破败不堪,这让民国政府与各国外交使节如何看待皇上?还如何维持大清的体面?知晓大清皇帝住在这样的宫殿,那才是皇室丑闻让人笑话。”

“不过,这裁减宫廷人员,是不错……可?”

“依照总管大人所言,有内务府今后只保留诸多核心机构,保持运行为皇室服务,许多目前于皇室而言,作用不大的机构都将废除,怎么能维持体现大清皇室的皇权地位。”

“这是否太过了?裁减些宫女,太监不就行了吗?”

广储司库房总管哈丰阿突然起身,胸前的朝珠发出脆响:“哼,就是!”广储司库房总管也跟着嚷嚷起来,“咱们为皇室操劳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过是拿了些该拿的,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地惩处吗?”

“况且自圣祖以来到如今已有二百余年,内务府的规矩一直都是这样,是先帝们默许的存在,如今倒成了咱们的罪证。”

"嘘——放肆!"丰庆司郎中永顺慌忙拉住他的官袍,"敬事房前总管太监小德张以各项罪名革职查办的事儿,你忘了?"

“小德张如此深得慈禧老佛爷和隆裕皇太后的信任,逐步升至总管太监,权势显赫。如今怎么样?生死不知,倒是把这一生贪墨积攒的钱财珠宝都给吐了出来。”

“太后考虑的是,在皇室生死存亡之际,一切障碍只会被清除,就算是与整个内务府翻脸也在所不辞。”

话音未落,都虞司郎中文祥已接口道:"听说前些日子世续大人去了醇亲王府,倒不知商议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