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零二秒 作品

明朝那些事81《筷子插饭》(第2页)

李小柱躺下,可怎么也睡不着。刚合眼,就觉得眼前模模糊糊出现个黑影,那黑影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裳,头发遮住脸,慢慢朝他飘过来。李小柱想跑,可动不了,想喊,也喊不出声。黑影越靠越近,他闻到一股腥臭味,像是从烂泥里泡过的衣裳散发的味道。就在黑影要扑上来时,李小柱猛地惊醒,才发现是噩梦。可身上已经被冷汗湿透,心跳得快要蹦出来。

第二天一早,李小柱无精打采地起来。刘氏见他脸色不好,问:“柱儿,是不是没睡好?”李小柱把噩梦说了,刘氏心里也犯嘀咕,但还是说:“别瞎想,许是白天王婆说的话,夜里做梦罢了。”可这一天,李小柱总觉得背后有人盯着,做什么都心不在焉。到了吃饭时,他刚要拿筷子,突然想起昨天的事,手都抖了一下。

晚上,李小柱早早就睡了,可噩梦又来。这次更清楚,他看见一个小孩,浑身湿漉漉的,站在他面前,眼睛直勾勾的。李小柱想喊,那小孩开口了:“你为什么插筷子?你为什么插筷子?”声音尖细,像 nails划过玻璃。李小柱惊坐起来,大喊大叫。刘氏这回也慌了,连夜去请了巷子里见多识广的周大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大爷来了,看了看李小柱,又问了经过,皱着眉说:“这孩子,怕是真冲撞了东西。老辈儿说,筷子插饭,就像给鬼上香,容易招那些不干净的。前儿个张三家孙子也是这样,后来找了个法子,在灶王爷跟前烧了些纸钱,供了些点心,才好起来。”刘氏忙问:“周大爷,那具体咋弄?”周大爷说:“你去准备些素点心,三炷香,夜里十二点,在灶间拜拜,跟灶王爷说说好话,让他老人家保佑保佑,别让脏东西近身。” 刘氏不敢耽搁,赶紧去准备。李小柱这时候也怕了,乖乖听周大爷的话。到了夜里,刘氏在灶间摆上点心,点上香,嘴里念叨:“灶王爷您行行好,我家柱儿不懂事,冒犯了规矩,您多担待。别让那些不干净的东西缠着他,以后我们一些守规矩。”李小柱也跟着磕头,心里直后悔,早知道就听娘的话,不把筷子插饭了。

拜完之后,刘氏又按照周大爷说的,用灶灰在李小柱床边撒了一圈。说也奇怪,当天夜里,李小柱虽然还是做梦,但没再看见那可怕的黑影。过了几天,李小柱精神慢慢好了起来。经过这事儿,他再也不敢把筷子插饭了,还跟周围的孩子说:“可别学我,筷子插饭可不行,真招东西。”

这事儿在竹巷传了开来,孩子们都拿李小柱的事当教训。刘氏也感慨,老祖宗留下的规矩,都是有讲究的,虽说有些没法子用常理说清,但遵守着总没坏处。从那以后,李小柱家里,再也没出过这种邪乎事儿,日子又平平静静过起来,只是这筷子插饭的规矩,深深烙在了李小柱心里,一辈子都没忘。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转眼间李小柱十五了。这年冬天,应天府下了场大雪,竹巷的房顶、树梢都积满了雪。李小柱跟着几个小伙计在码头扛活,虽说累,倒也能赚几个钱贴补家用。有回歇工,几个年轻后生凑一块吃饭,其中一个叫二牛的,大大咧咧惯了,吃饭时把筷子往饭上一插,说:“累死我了,赶紧吃。”

李小柱一见,脸色大变,忙把二牛的筷子拔出来,说:“二牛,使不得!这筷子可不能插饭上。”二牛满不在乎:“咋啦?我就这么插,能咋的?”旁边另一个叫狗子的笑着说:“小柱,你还信那些老规矩?都是吓唬人的。”李小柱着急地说:“真不是吓唬人,我以前就这么干过,结果招了不干净的,连着几晚做噩梦,后来还是请了周大爷,拜了灶王爷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