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零二秒 作品

明朝那些事91《李自成破北京》(第2页)

东直门的百姓最先冲进城门,看见大顺军士兵正蹲在地上给老人分糙米,领头的小校裤脚磨得露趾,却把自己的棉鞋脱给了赤脚的孩子。人群中突然有人哭喊:“这才是咱老百姓的军队啊!”哭声像潮水般涌向西直门、朝阳门,当李自成的黄盖伞出现在崇文门时,城墙上的明军已全部换上了红绸带,跪地山呼“闯王万岁”。

三月十九日清晨,李自成的战马踏过金水桥。桥边的石狮子上蹲着几只瘦猫,看见人群便竖起尾巴逃窜——它们已经三天没吃到御膳房的残羹了。李自成抬头望着太和殿的匾额,“奉天承运”四个金字在晨光中斑驳,殿门前的铜鹤香炉里,香灰早冷透了。

“陛下,这就是金銮殿。”牛金星在旁低语。李自成摸了摸腰间的鹿皮箭囊,那是高迎祥临死前送他的。他踩着汉白玉台阶往上走,靴底的铁钉在石阶上敲出火星。殿内的蟠龙柱上缠着灰尘,御座上的鎏金漆剥落大半,露出底下的木头碴子。他忽然想起在西安称帝时,谋士宋献策说他“当为天下主”,此刻坐在这龙椅上,却觉得屁股底下硌得慌。

“报——!”一个亲兵冲进殿内,“万岁,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了!”李自成猛地站起来,鹿皮箭囊擦过御座的扶手,带下一片金漆。他跟着亲兵跑到煤山,看见歪脖子槐树上吊着两个人,年长的穿素色棉袍,脚边散落着血诏,年轻的太监抱着他的腿,脖子上的红绸带勒进皮肉。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李自成念着血诏上的字,指尖划过崇祯帝冻僵的手腕——那上面有几道深深的指甲痕,像是临死前抓挠过什么。他突然想起自己的妻子高桂英常说的话:“朱家的皇帝,倒是硬气。”便解下自己的黄袍,盖在崇祯遗体上,转身对刘宗敏说:“找口好棺材,按帝王礼葬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大顺军在紫禁城清点库银时,弓弦巷的胭脂铺正忙着换招牌。十八岁的老板娘陈圆圆对着铜镜描眉,指尖的蔻丹不小心蹭到账本——那上面记着吴三桂去年派人送来的二十两胭脂钱。“姑娘,吴将军的人又来催了。”伙计阿福在门外小声说。 话音未落,门帘被猛地掀开,几个大顺军士兵闯进来,腰间的弯刀还沾着血。为首的黑脸汉子盯着陈圆圆的脸,喉结滚动:“听说这是吴三桂的相好?老子替他尝尝鲜!”说着便扑上来,袖口的“顺”字袖标扫翻了妆台上的粉盒。陈圆圆往后退,后腰抵在冰凉的砖墙上,突然看见窗外闪过一道白影——是吴三桂的亲卫,穿着辽东铁骑的锁子甲。

“住手!”一声暴喝传来,刘宗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刚从皇极殿出来,靴底还沾着从国库里搬出来的金叶子。黑脸汉子见是刘大将军,忙跪下磕头:“末将不知这是……”“滚!”刘宗敏一脚踹过去,目光落在陈圆圆脸上,忽然笑了:“果然是江南第一美人,吴总兵好福气。”他伸手要摸陈圆圆的下巴,窗外突然传来密集的马蹄声,是吴三桂的急报:“大顺军拷打旧臣,吴襄大人被下了大狱!”

陈圆圆看着刘宗敏的脸色瞬间阴沉,指甲掐进掌心。她想起去年在山海关初见吴三桂,他穿着染血的铠甲,却在看见她时摘下头盔,说:“这胭脂色,像极了辽东的晚霞。”此刻窗外的阳光正透过雕花窗棂,在砖地上投下破碎的光斑,像极了辽东战场上的碎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