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那些事46《丹霞寺陈主持转世》
元朝大德年间,韶州丹霞山的云雾里藏着座千年古寺。寺里的陈主持,生得面皮白净,笑起来眼角堆着细纹,活像尊慈眉善目的弥勒佛。他常穿件洗得发灰的僧袍,脚踩麻布鞋,腰里别串檀木佛珠,走路时佛珠相撞,“咯吱咯吱”响得人心安。
那年发大水,山脚下的村子被淹了大半。陈主持带着弟子们扛着麻袋往外冲,麻袋里装的不是经卷,是糙米和窝头。他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浆,把窝头往灾民手里塞,指甲缝里全是泥,嗓子喊得沙哑:“先填肚子!佛不怪你们脏,快吃!”有个瘦得皮包骨的娃,怯生生拽他僧袍:“师父,您吃啥?”陈主持摸出怀里的硬饼,掰成两半,一半塞娃手里,一半往自己嘴里塞,饼渣子掉在泥浆里,他也蹲下去捡起来吃。
寺里的藏经阁漏雨,弟子明空急得直打转。陈主持却蹲在廊下看蚂蚁搬家,指着墙角说:“先修那堵残墙吧,下雨天,邻村的王阿婆还得靠它躲雨。”明空嘟囔:“藏经阁的经卷要是烂了……”陈主持拍他脑袋:“经卷在心里,墙倒了,遮的是众生的风雨。”
大德十年深秋,丹霞寺的银杏突然疯了般落叶。陈主持的禅房里,油灯一夜爆了三回花。他把明空叫到跟前,指节叩了叩案上的檀木佛珠:“为师梦到石狮子哭了,该走啦。”明空“扑通”跪下,泪水砸得青砖泛潮:“师父,您走了,弟子咋办?寺里的井还没淘,后山的菜还没收……”陈主持笑了,眼角细纹更深:“井会有人淘,菜会有人收。你记着,二十年后,若见青石板裂出苔花,便是归时。”
话音刚落,窗外卷来一阵风,金黄的银杏叶像下雨似的扑进禅房,在陈主持脚边堆成厚厚的毯子。等弟子们哭着涌进来,禅房里只剩袅袅檀香,那串檀木佛珠静静躺在案头,最中间那颗珠子裂了道缝,缝里嵌着片银杏叶——正是陈主持常捻的那颗。
同一年冬月,山脚下陈家村的接生婆王阿婆连滚带爬冲出院子,惊得守在门外的人直往后躲:“陈家娘子生了个带佛光的娃!”众人挤进去,就见婴儿裹在粗布襁褓里,皮肤白得透亮,眉心竟有团浅红的胎记,像朵刚绽的莲花。更奇的是,屋里飘着股檀香味,跟丹霞寺里的香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