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607章 《方言诗学视域下的现代性困境》

《出门噈喺江湖》(粤语诗)

文/树科

明明住嘅系楼厦

屋企门一关,三唔识七

仲话喺九唔搭八

水上人家,一片泽国……

《树科诗笺》2025.3.21.粤北韶城沙湖畔

《方言诗学视域下的现代性困境》

—— 论树科《出门噈喺江湖》的诗性突围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日益趋同于标准化汉语书写的语境下,树科的粤语诗《出门噈喺江湖》以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词汇和口语化表达,撕开了现代性话语体系的表皮,暴露出都市文明中人际关系的真实褶皱。这首创作于粤北韶城沙湖畔的短诗,虽仅寥寥数语,却以独特的语言质地和意象组合,构建出一个充满张力的诗学空间,成为观察当代诗歌方言写作可能性的典型样本。

一、方言的诗性转译:从日常话语到文学符码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特定群体的集体记忆与情感经验。在《出门噈喺江湖》中,“噈”“三唔识七”“九唔搭八” 等粤语词汇的运用,不仅赋予诗歌鲜明的地域色彩,更在语言层面形成了对普通话诗歌范式的解构。法国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指出,“语言是主体性的首要表达场所”,这些方言词汇的介入,打破了标准汉语的单一叙事逻辑,使诗歌回归到具体的生活现场,构建起独特的诗性话语体系。

从文学传统来看,方言入诗并非新鲜事物。早在《诗经》时代,“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的方言吟唱,就已展现出民间语言的鲜活生命力。到了现代,赵树理的 “山药蛋派” 小说、老舍笔下的京味文学,都通过方言的巧妙运用,塑造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学世界。树科的粤语诗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同时,更将方言提升到诗学本体的高度,使方言不再是简单的地域标识,而是成为诗歌意义生成的重要媒介。

在《出门噈喺江湖》中,“明明住嘅系楼厦” 的 “嘅” 字,看似平凡,却暗含粤语语法的独特韵味。这种语法结构的差异,使得诗歌在节奏和语感上与普通话诗歌形成鲜明对比,产生出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效果。正如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所言,“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方言的运用打破了读者对诗歌语言的惯性认知,迫使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去解读文本。

二、空间意象的悖论:楼厦与江湖的双重隐喻

诗中 “楼厦” 与 “江湖” 两个核心意象的并置,构成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双重隐喻。“楼厦” 代表着现代文明的物质载体,象征着秩序、规范与安全;而 “江湖” 则指向传统社会的侠义空间,暗含着不确定性、流动性与自由精神。当诗人写下 “出门噈喺江湖” 时,实际上揭示了现代人在物质丰裕与精神匮乏之间的矛盾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