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金黄 作品

183.九二回上 得传信潇湘暗寻路

凤姐听小红将外头的事说明了,又学给贾母听,贾母便道:“原来是为了这个。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他小门小户的孩子,恐怕自生下来便送来修行,离了他老子娘,怪可怜见的。他跟他师父师叔们走散了,咱们人多,恐怕吓坏了他,这会子只怕是躲在哪儿吓得哭呢。我想,他既是这观里的孩子,那也算是由神仙看着长大的,想是也有一些慧根、灵性,咱们来观里叨扰,本来是打搅人家的修行,总是过意不去的,更不好打骂人家的孩子,你叫珍哥儿带着人、寻了他去,好好哄着他,再给他些钱买果子吃罢。”

凤姐笑道:“自然是如此办。”

插曲既散,小楼上各样物事也都备妥了,凤姐请贾母等上坐,亲为捧茶捧果。

底下迎春姊妹等仍旧由李纨领着进来,也上到二楼,一时都按次序安了座。

山中本来清幽,这小楼又地高、通透,将那一丝初夏的暑气一扫而空,令人只觉清凉静谧,十分舒适。

众人到齐,凤姐便安排人将早备下的戏一出一出地演起来。

紫鹃等跟在黛玉身后随侍,秦雪站在最后,默默思量着方才发生的事,心中着实疑惑。

按原书里的剧情,确实有这样一个小道士,也是这么慌慌张张的。

可他理应是先一头撞到凤姐,被凤姐结结实实地打一下子,跟着才被众人追着打出来,才有后面的事。

看方才的情形,凤姐早早地就进去里面了,完全没有参与到这里的情节,这个小孩子莫名其妙地在这里乱跑,还差点撞到了黛玉。

而且就秦雪方才看到的,那小孩子根本没有惊慌失措的样子,看起来反而玩得很开心。

这怎么还不按剧本演呢?

秦雪往旁边看去,王夫人正在品茶。

啧,本来没戏份的临时都跑来客串,怎么一个二个都在加戏。

看来这一世的变化还真是不少。

黛玉却借吃茶的掩护,在袖中将小纸团展开看了,上头只有五个字——

“后山,清风涧。”

落款上印着那个小小的蓝色徽记。

黛玉心里一喜,不动声色地将纸条压在茶钟下,随手递给秦雪。

她的食指轻轻在茶钟上叩了两叩,跟着便仍旧同姐妹们听戏。

秦雪会意,手指轻动、将纸条抽走,寻个空儿也悄悄看了。

不多时,贾珍引了清虚观的观主张道士来见。

这张道士乃是方外之人,又在王公贵人跟前素有个“神仙”的美名,颇受贵人们的敬重。他同水月庵那些庙宇的人一样,也常去贾府里走动,更是与贾母一辈的老人们颇有些渊源,也算得上是长辈,所以迎春姊妹们倒不用十分避忌,都还在原位上,只是为表规矩守礼,都微微低着头。

张道士这一来,自然与贾母等少不了一番寒暄。

下面的戏也不停,仍旧热热闹闹地吹打着。

众人的注意力或在贾母等人身上、或在戏台子上,对于黛玉来说,正是个离席的好时机。

黛玉心内一动,低声吩咐紫鹃:“我去去就来,你们在这里等我。”

她侧头向秦雪使了个眼色,秦雪便走过去,俯身在李纨耳边说了两句话。

李纨向黛玉这边看了一眼,点点头,黛玉便扶着秦雪的手下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