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莲青山 作品

第第167章 田院飘香

日头刚过正午,毒辣劲儿稍减了些,二懒蛮子家的小院里已飘起勾人的饭菜香。院当心那张掉了漆的老木桌,四条长凳歪歪扭扭地围着,倒也显出几分自在。徐大虎敞着怀,黧黑的脊梁上滚着汗珠,像涂了层油,手里攥着瓶二锅头,正跟二懒蛮子碰得瓶身叮当响,酒液晃出些微,溅在桌角凝成小水珠。

小虎子挨着徐大国坐,面前白瓷盘里堆着酱肘子,油汁顺着肉缝往下淌,在盘底积成一小汪。他夹起半块塞进嘴里,腮帮子鼓鼓囊囊地动,含混不清地说:“二懒叔,这酱肘子炖得真地道,肉缝里都透着香,比镇上饭馆里那柴得硌牙的强多了。”

二懒和蛮子嘿嘿笑,眼角的褶子挤成几道深沟,露出被烟熏黄的牙。他拿起酒壶,给徐大国面前的玻璃杯满上,酒液泛着琥珀色的光:“大国先生,尝尝这个,后山采的野枸杞泡的,搁了快两年,补气血。咱这穷山沟没别的拿得出手,就这点实在东西。”

徐大国端起杯子,跟桌边三人轻轻碰了碰,杯沿相触发出清脆的响。抿一口,醇厚的酒液滑过喉咙,留下丝丝回甘,混着院子里的饭菜香,倒比城里的精装酒多了几分野趣。他放下杯子,夹了口凉拌黄瓜,脆生生的带着点蒜香:“二懒叔,您这手艺真没的说,城里大酒店的家常菜讲究摆盘,却没这口实在滋味。”

“那是!”小虎子接过话头,蒲扇似的大手“啪”一声拍在桌上,震得盘子里的骨头都跳了跳,“咱二懒哥别的本事没有,这品餐的手艺,十里八乡没人能比。想当年俺哥俩在砖窑上干活,他给大伙做饭,就俩土豆一把面,愣是能做出酸的辣的甜的,把大伙的嘴都养刁了。”

二懒摆摆手,手背的青筋突突跳,脸上泛着点不好意思的红:“快别提那时候了,穷得叮当响,油罐子里的油星子都数得清,想给大伙多搁点油都舍不得。现在不一样了,锅里倒油跟倒水似的,肉管够!”他抄起勺子,给每人碗里舀了勺排骨炖豆角,豆角炖得发面,排骨上的肉一碰就掉,“尝尝这个,早上刚杀的黑猪肉,热乎着呢,骨头缝里都带血丝。”

几个人边吃边聊,筷子敲得碗沿当当响。从村东头的麦子收成说到村西头新开的粮油店,又绕到徐大国要写的“葫芦弯”。小虎子啃着排骨,油汁顺着下巴往下滴,他用手背一抹,说:“大国先生,您可得把咱村这些真事好好写写,别净写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说当年老支书为了修水渠,带着大伙在山根下刨了仨月,脚底板磨出的血泡连成串,最后结的痂比铜钱还厚,那才叫真本事。”

徐大虎点点头,咬开一粒花生,花生衣粘在嘴唇上:“可不是嘛,还有当年咱村办砖窑,二懒叔半夜起来和泥,天寒地冻的,手上裂的口子能塞进指甲盖,磨出的茧子硬得能刮火柴。这些事都得写进去,让后人知道咱村不是凭空富起来的,是一锨土一捧汗堆出来的。”

二懒给徐大国添上酒,酒壶嘴滴滴答答落了几滴在桌上,他叹口气:“写这些干啥,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倒是大国先生,您能来咱村写东西,是咱村的福气,往后外乡人来了,也知道咱这山沟里不光有石头,还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