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北宋经济课3(第2页)

在这里大家甚至看到了贸易往来频繁的胡人骆驼队。

天幕下的人眼睛一亮,完全找到了打开这一幅画的正确方式。

“根据记载,在北宋熙宁年间,朝廷的财政收入,农业税跌到30左右,到了南宋淳熙年间,非农业税甚至于高达85,所以这么多朝代,宋朝是唯一一个商业税超过农业税的朝代。”

易梅说道。

坐在下方的宋朝皇帝脸上与有荣焉,总算是找回了一些自信。

“先不论别的因素,就单单讨论总的农耕面积,到了宋朝的时候,肯定是比唐朝的时候多的。”

易梅说到了这里,严肃的脸上也有了一些微妙的笑容。

朱清谷好像是品味到了什么,比如说土地兼并之类的,宋朝一开始的耕地面积肯定是最多的,然后到了后面不增反减,又或者是一些田地被侵占,甚至是就连厢军或者是禁军屯的田都被强买强卖等等。

这种事情不仅仅是宋朝,在除了什么朝代都屡见不鲜。

“之前大家也看过工业革命相关资料,是什么能够催生科技发展?同样也是利益,而现在耕地数量的增多,同样促使农耕工具和技术提升。”

“效率的加快使得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也因为宋朝汴京城的地理位置等原因,远程运输业也开始繁盛,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

易梅的语气轻轻,引导着大家想到下面的答案。

下面的人已经异口同声的说了出来——

“交子”、“会子”、“钱引”……

“没错!”易梅点点头,“当时所使用的货币还是铜钱铁钱等等贵金属货币,但是大宗交易携带这么多的钱币不方便,在交易当中就渐渐的就出现了另一套商业信用机制。”易梅让大家看向了屏幕。

上面出现的就是相关的记载片段,里面提到的有交引、茶引、盐引、香药引等等的信用工具。

然后这些东西就渐渐的发展成为了一种新的东西——汇票。

最后就是交子的诞生。